返回

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92章李承乾:你支不支持我这个太子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漫天,数骑风驰电掣,向着东方疾驰而去。

    高昌王鞠文泰归顺西突厥的陆可汗之后,立即开始对西域的商路进行封锁。

    高昌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高昌王这么一闹,丝绸之路立刻就断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定襄商会,燕王府的探子,第一时间赶回了大唐。

    “马长史,昨日焉耆的使者已经从定襄出发,前往长安城,高昌国出兵西突厥,攻打焉耆,封锁商路的事情,陛下应该已经知道了。那么,我们要不要继续准备前往西域的货物?”

    定襄这个边陲重镇,又是丝绸之路上的要隘,从西域传来的消息,自然最先传到了这里。

    身为定襄城中为数不多的消息灵通的人,蒙巴顿当然也知道了消息。

    “我们大唐一定会出兵。按照我的估计,朝廷最快今年年底,最慢明年年初就会出兵,所以,这批货物必须要备好,这次,我们要多做准备,多派一些商队,跟在大军后面,向高昌进发。”

    马周相信,所有人都知道丝绸之路能够为大唐带来多少财富。

    除了定襄商会之外,关中的权贵们,几乎每家每户,都和丝绸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说句不好听的,高昌此举,犹如断人财路,现在群臣估计都迫不及待的想要灭掉高昌了。

    蒙巴顿已经完全沉迷于现在的生活当中,对于任何打破这种情况的人,他都充满了敌意。

    现在,没有人比大唐更希望高昌被大唐灭掉,但是他又怕这个愿望永远无法实现。

    “哼,区区一个高昌小国,也敢如此嚣张,真是不知死活。”

    对于大唐的实力,马周比蒙巴顿了解得更多,所以他并不担心,大唐连高昌这样的小国都拿不下。

    尤其是定襄和肃州之间,已经有了水泥路,一旦修好,通往西域的道路就会更加的方便。

    如果有一天,西域成为大唐的地盘,那么这条水泥路就会从肃州延伸到西域的另一端。

    对于这一点,马周心知肚明。

    这两年来,马周一直在李想的指点下,配合朝廷在定襄的战略。

    定襄周围,已经修建了三十多座军堡,每一座军堡都有简易的水泥路联通,一旦烽烟四起,四面八方的军队都会第一时间响应。

    而在这些军堡之外,则是自发的建立起了一个个的集市,那些从远方赶来的牧民或者商队,都会到这里来进行交易。

    渐渐地,这些军堡俨然成了一座座小城,甚至有些汉人也开始围绕着这些军堡定居下来,和周围的牧民一样,开始饲养牛羊。

    “马长史,那不如让捕奴队跟着朝廷的军队,将这些人全部买下来,然后送去长安城或者登州,卖个好价钱。”

    看着马周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蒙巴顿觉得自己应该大胆一些。

    大唐的人口虽然在迅速的增加,但是大部分都是孩童,青壮年严重不足。

    长安城里,最低级的奴隶,都能卖到好几个银币。

    有些力气大,又有一技之长的,能卖出十多个银币,甚至更高的价格,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好啊,王爷以后还打算大力推广棉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