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81章一文一条鱼,杜荷的生意黄了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水稻大家都听过,可棉花呢?

    到时候谁还敢种?

    这一点,李想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如果长安城和关中道的农夫们,能够看到燕王府的新作物,能够大丰收的话,那就更好地推广棉花了。

    至少长安城附近的土地,并不是最适合种植棉花的地方。

    现在李想提议,将突厥人全部内迁至江南道、山南道,然后再将关中一些人口稠密的州县迁往北方,每人发十亩以上的土地种植。

    用不了十年,北方草原就会成为大唐的一部分。

    毕竟,汉人的数量越多,边疆就越稳定。

    这件事,李想并没有告诉武媚娘。

    “既然如此,那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些年来,很多人都开始种植新的大白菜、茶叶,所以,这些农夫对燕王府的信任度也更高了。”

    “不,不够,不管是大白菜还是茶叶,都没有大规模的种植,你看到那些棉花了吗?本王都说了,这是要代替麻布的,到时候,岂不是要百万亩才能满足需要?”

    “王爷,这些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可是切莫着急。而且王爷积下的善业太多,难道就不怕太子与魏王畏惧?”

    现在四下无人,武媚娘也不客气,直接问道。

    虽然李想的身份根本不可能登上皇位。

    可是李承乾,李泰,又岂会如此想呢?

    自古以来,皇位之事,哪一件不是血流成河?

    对于现在的生活,武媚娘已经很满足了,她可不想出现什么意外。

    ……

    杜府。

    杜芳坐在大厅里,脸色苍白,听着府里的管事禀报。

    “真的一文钱一斤?”

    “郎君,那些佃户的新鲜草鱼和鲫鱼都是一文钱一条,老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便宜的。”

    一条鱼一文钱?

    杜芳脸色又是一沉。

    养鱼也是要钱的,先不说占的稻田,光是养喂鱼,就得花大价钱。

    池塘里的鱼,想要赚钱,最少也要两三文钱一斤。

    现在一条就卖一文钱,这不是亏本么?

    “大哥,如果真的卖不出去的话,那就再等等吧。那些农夫养的鱼,都是稻田里养的,急于脱手,所以才卖得这么便宜。长安城里的鱼价总有一天会涨起来的。”

    杜荷的目光有些躲闪,不敢直视哥哥。

    这几个月来,他们家新开了一百多亩的鱼塘,准备扩大养殖规模,现在是继续养鱼,还是把鱼塘填回去?

    光是这些鱼塘,就花了一千多贯。

    如果这一切都是徒劳的,那他这几个月赚的钱,可就全都赔进去了。

    这……怎么办?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