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78章水稻要开始收割了,杜荷要养鱼 (1/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哥,我们家离长安城最近,就算别的人家养鱼,那么远运到长安城去卖,也会死很多。死鱼和活鱼之间的差价可不是一星半点,谁家有钱人会买死鱼?”

    杜荷暗自庆幸自己一开始的决定,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在家族中扬眉吐气了。

    “太好了,现在长安城里活鱼越来越流行,靠着这几个池塘,杜家将来也能有一个稳定的经济来源。”

    “是啊,依我之见,我们可以多雇些帮手,把池塘周围的稻田都挖开,扩大一下,明年再养更多的鱼。”

    杜芳对现状并不满意,他认为应该趁热打铁,把养鱼业做成杜家的支柱产业。

    杜荷是个保守的人,但杜芳的提议,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没有任何不妥之处,于是答应了下来。

    ……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燕王府的数万亩稻田,再次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虽然南洋水稻的丰收,已经让人对水稻有了新的认识,但也只有几百亩而已,在很多人看来,那不过是精耕细作的成果。

    但是,如果每一亩地都能高产的话,那就不是精耕细作这么简单了。

    “陛下,这几日西市的米价涨了一成。”

    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危。

    无论何时,填饱肚子才是第一要务。

    “咦!种了数万亩稻谷,如今已经到了丰收的时候,按道理来说,长安城里的米价应该降了才对。”

    李世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今年收成不错,大唐各地的粮仓都在扩建。

    大米怎么又涨价了?

    “陛下,正是因为燕王府上有数万亩良田,所以长安城里的人们对于水稻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往年。以前只有江南道的人爱吃米,东西两市的米基本都卖给他们。”

    “不过,如今很多以前不吃米的人,都喜欢买几斤回去尝尝味道。而且长安城里的米,大部分都是从江南通过大运河运来的,今年运送的人并不多,但是需求量大了很多,所以才会涨价。”

    张阿难知道李世民对粮食价格的变化非常在意,所以对这件事情也是做足了功课。

    “是吗?”

    李世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燕王府什么时候有这么大的能量了?

    “是啊,我已经查过了,买米的都是平民,没有勋贵囤积。”

    只有在战争和饥荒的时候,囤积粮食才能起到作用,在这个时候,没有哪个勋贵会傻到去破坏这个规矩。

    钱没赚到,反而惹来了麻烦。

    勋贵们可不是傻子!

    “算了,这件事以后再说吧。过些日子,燕王府的稻谷也该收了,你让人盯着点,看看产量有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朕还真要好好考虑一下,江南道、山南道的发展了。”

    ……

    这段时间,石初八过得很快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