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67章早稻成熟,请戴胄房玄龄观看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水稻长势很好,比别的地方都要好。”

    刘谨不明白,为什么李想还不满足。

    “不管怎么说,总算是解决了两季种植的难题,一年能产个四五百斤,这可比粟米强多了。”

    大唐的水稻,就算是南洋的水稻,也无法与后世的杂交水稻相比。

    从这一点上来说,袁院士才是真正的英雄!

    “要不要请户部的戴尚书过来看看?”

    李想推广水稻的目的,刘谨是非常清楚的。

    现在早稻已经成熟,虽然现在还没有插秧,但双季稻已经可以在大唐普及开来了。

    “好,那就送个帖子给他们,看看他们有没有兴趣。”

    李想并不打算推广菘菜,但水稻还是要尽快推广到大唐到。

    在这个时代,粮食的产量并不高。

    普通的农民,对风险的抵抗力很差,一旦发生饥荒,很容易就出现家破人亡的情况。

    ……

    燕王府种水稻的事情,在长安城里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不过,现在才六月,李想就邀请他们去看水稻的收获,戴胄和房玄龄的脸色都变得古怪起来。

    不过,考虑到燕王府的诡异之处,第二天一早,所有人都去了燕王府。

    随后,李想亲自带着他前往早稻田。

    “南洋的水稻,果然与众不同,这么快就成熟了。”

    房玄龄看着眼前的金色稻田,有些惊讶。

    还真熟了!

    要知道,这才三个多月的时间,如果按照正常的方式种植粟米的话,大概需要五六个月的时间。

    李想却不以为意。

    “燕王,听说你的稻田里有很多鱼?”

    温彦博想起年初的时候,听到的一个传言,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是不是收割之后,还能收获草鱼和鲫鱼?

    “温相,因为稻田要种两季,所以提前移栽,那时候鱼苗还没养好,所以没养鱼。不过这一片稻田里倒是养了不少鱼,一条草鱼少说也有一斤多。”

    今年,李想最关注的,就是棉花和大米。

    这两件事情,对于大唐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无论房玄龄提出什么问题,李想都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些稻谷看起来还不错,正好成熟,可以开始收割了。”

    戴胄摘下一串稻穗,仔细端详。

    别看这些水稻看着不错,但在收获之前,谁也不知道产量有多大。

    所以戴胄和房玄龄等人的反应还算正常。

    李想点头,其实,他也很好奇,这些水稻到底能长到什么程度。

    这是一片平整的田地,早就被人丈量过,李想一声令下,便有十多个农夫开始收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