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沏好茶便识趣地退了出去。
“感觉怎么样?”李启光问他。
陈景乐呵呵一笑:“您指哪方面?”
“刚才的讲课。”
“挺爽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既满足了我好为人师的想法,又完成了您交代的任务。”陈景乐点头。
李启光抬眼皮看他:“那以后多来几次?”
陈景乐一滞,连忙摆手:“我看就没有这个必要了吧?开会讲课这种事,多了会打乱公司运行节奏,不如让他们把时间在更有价值的地方。”
李启光轻笑:“我倒觉得听你讲课,比他们瞎忙活要好。”
陈景乐呵呵一笑,不接话。
李启光话题一转:“感觉你刚才在上面讲的,还是有所保留。”
他目光看着陈景乐,眼神颇具压迫力。
陈景乐端起茶杯抿一口:“有些话,觉得不太适合在那么多人面前讲,就没讲。”
“现在可以?”李启光问。
陈景乐扯扯嘴角:“您要是不嫌我讲得粗浅的话,我是无所谓。”
“那就随便讲讲。”李启光往椅背上一靠。
陈景乐斟酌着开口:“我在会议室讲的,基本都是企业外部矛盾,而企业内部矛盾,并没有提太多。加上我本身对企业管理不算精通,就不好班门弄斧,省得给您丢人。既然您要听,那我把我原先整理的资料说说,您给提点提点。”
李启光点点头,示意继续。
于是陈景乐便开始说:“我觉得企业的核心始终是人,矛盾也是围绕人来产生以及解决的。”
“任你各种管理办法吹得天乱坠,什么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战略、高效的组织结构、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良好的沟通协调、持续改进和创新,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等,都离不开人这一核心。”
“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获得需要的结果,不行就换!这就是一家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
“而乡土社会的现代化,不是摧毁,应该是转化。要在原来的经营理念基础上,适当添加一些时代需要的东西,公司上下都需要围绕这些新东西做出改变。这是一个新的适应过程,适应不了就只能淘汰。如此反复循环,企业才能保持活力与竞争力。”
李启光点头:“是这么个道理,没有人天生就会什么,都是放上去,能胜任就留下,不能就换掉。”
陈景乐笑呵呵:“刚才会上提问的那两位,不会被解雇吧?”
“……”
李启光瞥了他一眼:“不至于,又不是什么致命错误,看在他们工作勤勉的份上,机会还是要给的。”
“我想也是。”
陈景乐附和一句。
他对所谓的大公司高管们,没有什么滤镜,很多人都觉得进了大公司的人有多了不起,其实不然。
诚然很多人在他们擅长的领域很厉害,但滥竽充数者也不少,真正负责干活的,大多都是基层。
像某最高效组织里头,都有一堆吃干饭混日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