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十岁才来成长系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0章 他们帮谁,谁就能赢!(4.7K) (4/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即便是最严苛的主政官,都挑不出毛病。”

    说得这么明白,李启光要是再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就太对不起他这白手起家攒下的偌大基业了。

    对他来说,对鸿启这种级别的企业来说,赚多赚少,其实问题不大。

    关键在于怎么稳住现有基本盘!

    刚才陈景乐说的大资本入场圈地,有点吓到他了,到时候要是真整个行业都被做烂,别说赚钱,能不破产都算好了。

    所以他内心已经有了决断。

    陈景乐微微一笑,继续说:“我看过贵司上半年的内部财报,比我想象中的要好不少。我说的好,不是指营收利润增长方面,恰恰相反,让我意外的是李总似乎在有意无意地控制利润增长。”

    “公司收入分配方面,大部门主管月薪3万,次一级副主管2.5万,各地区驻办经理2万,一线员工哪怕是前台接待,工资都在7000以上,这个待遇在江北称得上丰厚,同时没有拉开太大差距。而且公开透明,没有什么保密说法。”

    “凭借不错的业界口碑,无论是个体农民,还是中小规模承包商,都愿意把产品卖给鸿启,全国各地的采购商们也愿意跟鸿启合作。利润不高,但是十分稳定,这都是长期口碑带来的好处。”

    “这里我想说声谢谢李总。江北本地招的摘荔枝龙眼工人都有300块一天,不论丰年还是欠年。杂工也有180一天,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只要还能做工的通通都要,做一天能顶一个月养老金,这对很多在农村没有其他出路的农民来说,已经是很好的赚钱路子。就连我们村,都每年有不少村民去给鸿启收购的果园摘荔枝。”

    饶是李启光见惯大风大浪,这会也有点不自然。

    我用得着你小子来吹捧?

    不知是哪个马屁精先带头鼓掌,一时间整个会议室掌声雷动。

    李启光只能装模作样轻咳两声,摆摆手。

    等掌声停了,陈景乐才继续说:

    “我觉得很多人还是小看了农村的潜力,前提是你得把农村农民的活力激发出来。”

    “举个例子,有个很牛逼的百年公司,当初凭借一纸简陋企划,拿到红熊资本的天使轮跟a轮投资,在天才ceo的带领下,成功击败国内外竞争对手,于1949年成功上市,历经多年风雨屹立不倒,如今已经发展为世界第二大公司。他们是怎么起家的,我想在座各位应该都清楚。”

    “就是靠的广大农村农民!”

    “诚然农民是胆小又很盲从的一个群体,在很多人看来,是谁赢他们就帮谁,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是他们帮谁,谁就能赢!鸿启作为一家农业公司,我想不应该是站在农民对立面,相反,他们是贵司最亲密的合作伙伴,无论是想要稳住现有的基本盘,还是未来继续扩大规模,抵御外来资本,都离不开他们的帮助。”

    “当然,以上都只是我本人基于上面大方向基调做出的判断,后续具体怎么走怎么实施,充满了不确定性,即便是上面,都随时可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不要照本宣科,要紧跟时代潮流!”

    “我要说的就这么多,谢谢各位。”

    陈景乐鞠躬致谢。

    已经说得够多了,后面还有什么问题,就让老李同志自己去解决吧。

    从回顾历史到当前现状,从理论框架到实际操作,从问题探讨到应对措施,几乎是掰碎了喂给台下这群高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