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据说每年年底,还会根据他们的政绩,奖励三到五个月的月俸。”
那人继续解释道。
“这么多?四百两?我的乖乖,我连十两的银锭子都没见过。”
旁边一个人满脸震惊道。
不只是他,实际上大部分百姓用的多数都是铜钱,白银即便偶尔使用,也都是一些散碎的银子,很多人都没见过十两的银锭子,这很正常。
一时之间,这些人不知道该羡慕汪直,还是该羡慕汪直的夫人了。
这些年,大明官员的俸禄几乎翻了一倍,再加上考成法以及锦衣卫对各地官员的严格检查,贪官污吏倒是少了许多。
虽不能说完全没有,却也比正德年间不知道好了多少,这一点,老百姓是最有感触的。
因为考成法,以前的懒政怠政现象改善了许多,不说全部,起码大部分百姓报案的话,那些官员还是会及时处理的。
实际上不只是这些普通宾客羡慕,即便是歙县的县令,亦或是徽州府的知府,听到汪直的夫人居然被特封为三品诰命夫人的时候,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只有入仕之后,才明白这个三品诰命夫人的含金量,这么说吧,单单这个三品诰命夫人,就可以领一辈子的正三品的俸禄,一年四百两,单凭这个就可以让一大家子衣食无忧,甚至锦衣玉食都不为过。
更不用说诰命夫人的荣誉了,这对整个王家而言,都是极其荣耀之事,王家的族谱甚至可以从汪直夫妇这里,单开一页。
此时知府才逐渐意识到,汪直在皇帝那里是有多受宠。
不过想想也是,汪直驻守东瀛,徽州知府可是知道,如今一艘艘运银船,不断地从东瀛往大明运银子。
这可是关系到国本的,皇帝又岂能不重视?
想明白这些,知府愈发懊恼,为何嫁给汪大人的不是自家的女子,要是和王家结为姻亲,那么以后背靠汪直,汪直掌控着东瀛的巨大财富,随便漏一点给自己,也足以让自己的家族崛起了。
周楚宣读完圣旨,来到了王镇父子面前,这让王镇和王恒瞬间紧张起来,急忙起身,跪在周楚面前。
“草民拜见大人。”
王镇父子恭敬道。
“不必多礼,我和鸿海关系极好,当初他在我手下当兵,可以说是我一手训练出来的。”
周楚摆了摆手,笑道。
王镇父子听到这话,这才起身,却也不敢抬头去看周楚,低着头等待周楚的下一步指示。
“你叫什么名字?”
周楚看着王恒道。
实际上王镇父子的信息,早就有人事无巨细的整理成卷宗,递到了周楚面前,不过周楚还是要装模作样一番。
“草民名恒,字留之。”
王恒忐忑道。
“好名字,看样子王老爷以前也是个读书人。”
周楚一边说着,一边坐在了旁边的凳子上,看着王镇道。
“回大人的话,草民读过几年书。”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