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大明,我要逆天改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九十八章 作用 (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就是,李自成很聪明。换成朱兴明自己,他也会这么做的。

    战争是公平的,天衣无缝的战术配合,也总能找到漏洞。当年引以为傲的明军水师,到明末这个时代,几成摆设。

    而李自成招募的很多兵勇,就是来自于洞庭湖的土匪。据说,洞庭湖七十二岛岛主,都被李自成招募到了自己麾下。

    水军,是李自成制胜的法宝。十二团营形成合围之势,将李自成的残部围在了洞庭湖。

    这是最后的决战,目前局势还是一边倒。明军一直都在追击,李自成一直在溃逃。

    逃到最后李自成很愤怒,于是他把自己的主力布置在了洞庭湖的南县,还有华容县。

    朱兴明终于停止了追击,他知道,前面将会是明军的短板。李自成想引诱自己,到洞庭湖畔,进行水战。

    追到荆州府的朱兴明听了下来,他连夜召集部将会议。针对李自成的计划,预备展开反击。

    十二团营将士,除了在外的,有八人在场。这次,应该是最后的决胜之战。李自成陈兵五十万,如果一次彻底将其击溃。那么自今以后,李自成就不再是大明的威胁了。至少,目前不再是。

    “李自成想与我们水战,他想利用水战来达到逆袭,冲破咱们的包围圈。你们几个,有什么好的办法没有?”

    荆州府内,朱兴明看着自己的手下,敢勇营都督范云﹑果勇营都督洪舟﹑效勇营都督黄三利﹑鼓勇营都督水天宇,扬威营都督王玉玮﹑振威营都督孔祥鑫。

    宋献策没来,他带着地方部队,在江西方向堵着李自成可能溃逃的方向。

    “太子殿下,咱们可以围而不歼,困死他们。”敢勇营都督范云说道。

    朱兴明摇摇头:“不成,洞庭湖周边太大,想困死李自成并不可能。万一给他找到突击点突围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殿下,那李自成抢了洞庭湖的木船,又将洞庭湖周边的盗匪收为己用。咱们想强攻,怕是很困难。”说这话的是振威营都督孔祥鑫。

    朱兴明点点头:“这都怪咱们大明的水师没落,若有水师,他李自成何惧之有。”

    大明水师,是当时世界第一的中国海军,它的起源是元末朱元璋所部的两大主力之一巢湖水师。在明成祖鼎盛时期的,明王朝拥有3800艘船,其中13艘巡船,13艘战船,以及驻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运粮漕船,其中2艘是远洋宝船,此外还拥有大量护洋巡江的警戒执法船和传令船,威名远扬的郑和船队实际上只是强大的明帝国海军的一支海上机动舰队而已,其总规模相当于10个西班牙无敌舰队。

    从元末朱元璋渡江战役和鄱阳湖水战开始,到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立国近三百年,明朝水师却未曾遭遇一败。

    可惜中国古代军事向来重陆战轻水战,因此明朝水师的光辉也就因此而淹没了。事实上明朝水师确实是中国古代史乃至世界古代史上最强大的舰队,郑和下西洋的辉煌人所共知如《郑和碑记》记载:“及临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蛮寇之侵掠者,剿灭之。”,故大扬华夏国威。明朝中后期海防空虚,但经过戚继光整顿,明朝水师重新焕发了战力。

    而且大明水师的装备精良,甚至于率先以火器为主。随着火器的大量应用,海军战术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抗倭名将俞大猷适时提出“海战不过是以大船胜小船,以大铳胜小铳;以多船胜寡船,以多铳胜寡铳。”,由此可见,明代的海战很早就进入了近代的模式。在嘉靖年间,明军的战船一半的战斗人员都使用火器。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