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野鸭蛋。”
“啊?这得费多少时间啊,就是养鸭子的池塘也不小。”
梁勇本只打算用自己养的野鸭来补充目前供给不足的问题,而没想过替代外面收的野鸭蛋。
“爸,只有我们自己养了,才能保质保量的供给饭店。我听朱志伟说,县里发现野鸭蛋卖得好,已经在考虑建野鸭蛋加工厂了。”
“什么?”
梁勇惊讶,“县里要建厂?”
虽然朱志伟说只是有这个考虑,还没有确定下来,但可能性很大。
“要是建成的话,以后县里的工厂肯定会统一收野鸭蛋,那我们再去收野鸭蛋就多了一个竞争对手。饭店的生意还怎么维系?可若我们自己手里就有源源不断的野鸭蛋,不仅不用担心饭店的生意,说不定工厂都会直接和我们定货。毕竟稳定的货源才是最重要的。”
梁书弗的话让大家都沉默了。
养野鸭的成本不低,要准备足够大的饲养场地,为了让它们适应新环境,要在饲养场地内放置一些草丛、树枝等,
场地要足够安静,这样才能让野鸭有安全感。
还有野鸭活动的池塘要定期清理,定期换水,保持水质的清洁和卫生,避免水质污染导致野鸭生病。
因为是家养,野鸭在池塘里寻觅到的水生植物、藻类、昆虫不够吃,还要添加专门的鸭饲料。
这些种种算下来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梁勇养这十只野鸭,才几个月已经花了将近百来块钱了,要是它们一直不下蛋的话,就是纯亏。
“这件事我们再合计一下。”
现在是春天,他最近忙着去竹林挖竹笋,摘香椿。
“不着急,现在家里人手不够,很多事想做都做不成。”
梁书弗也叹口气。
不论是头花还是服装这两块,她都很缺人啊。
头花的人手相对要求低一些,只要求有一些针线功底,上手相对快些的就行。
而且年初在芳婶子的推荐下,加了她娘家的一个堂侄女。
可服装的人那边却难招的很。要不是后来纪师傅过来帮忙,再加上外婆的帮忙,才勉强支应着。
但两个长辈年纪都大了,每天干得和陀螺似的,梁书弗也十分心疼。
“爸,妈,咱们还是要招人。村子里找不到,就去镇上招;咱们镇招不到,就去隔壁镇招。”
“你爸那边还好说,亮晶晶这里却不容易,人家一听我们个体户,都不愿意来。”
有手艺的人谁愿意来。
“我们找找那些年纪在岁到60岁之间的阿婆阿爹,不管是会做衣服,会绣花还是会裁剪,都可以试下。要是不能独自完成一件衣服,可以和头花一样做流水线作业。”
精品服装可以由母亲,纪师傅两人完成;其他批量生产的服装,只要布料裁剪出来后,谁做都一样。
经过这次头花仿冒事件,梁书弗的头脑中产生了一种保密意识。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