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时拼凑出来的矮脚桌上孤零零的放着六道热菜,正中间一盆黄褐色的陈米饭,最好的一道红烧肉里全是山芋,剩下的不是青菜白菜就是前一天剩下的边角料。
吃完午饭后,钱家甚至没有邀请新亲们去新房里坐坐,就这么让人坐在撤了席面的桌子旁干等,连杯茶水也没有,更不要说瓜子花生喜糖了。
如果说钱家条件不好,或者就是如此节俭办喜事也就算了,可前一天钱家请客可是六道冷菜八道热菜一汤一点心足足有十六道菜。
到了“新亲宴”,只有个零头,明摆着是看不上儿媳妇家。
等“新亲宴”后,臧金宝带去了钱家大闹一场,到现在两家还撕破着脸,梁董英连回娘家都是一个人过来。
梁书弗听后也摇头。
不过那都是梁董英自己挑的,之前也不是没人提醒过钱家不好相与,她自己要一头栽进去,怪不了别人。
说完这些闲话,梁勇提起正事。
“对了,胡婶说她女婿是研究动植物的专家,我让胡婶帮我介绍下,看看咋们家养野鸭子有哪需要改进的。”
孙秀芹眼睛亮了,“呀,这么凑巧啊。”
“还有更凑巧的,我看了陶记者的结婚照,越看那新郎旁边一个人越眼熟。”
梁书弗也好奇了,“谁啊?”
“就是上次去供销社外馄饨摊吃馄饨时,遇到的那个说野鸭蛋营养好的人。”
梁书弗想起来了,当时是有一个中年男人说野鸭蛋说得头头是道。
“我记得那个人自称是南市农业的老师。”
“是的,陶记者先生是他的师弟,陶记者结婚也邀请了他。”
梁书弗没想到还有这么缘分。
“那位先生看着对野鸭很有研究,我们这是撞大运了。”
市面上养殖类书籍不多,农村里养殖好手养得都是家禽,野鸭养殖本省都还没有先例,能找到个专业人士咨询是十分不容易。
一家人关上门高高兴兴的说着话,一个意外访客敲开了梁家的大门。
“夏婶?”
来人是陈阿炳的儿媳妇夏睿。
“你爸妈都在家吗?”
梁书弗见她神色严肃,点点头,“在,夏婶,外面天气冷,你快进屋坐。”
等她将人领进屋内,梁书弗给她倒上一玻璃杯热水,梁书瑶也拿出了家里刚刚爆的爆米卷,“婶子,你吃。”
“乖。”
夏睿摸了一把梁书瑶的头发,感慨孙秀芹将两个女儿养得太好了。
然后想起正事,立刻正了脸色。
“秀芹姐,你看这个。”
她从口袋里掏出一朵头花。
“咦?我们家的头花?”
梁书瑶脱口而出,接着摇头,“不对,我们家没有这个配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