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娱199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680 《鬼吹灯》系列和《爸爸去哪儿》 (3/6)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r/>    这次《鬼吹灯》导演人选迟迟不定,曹轩索性就推了一把。

    企鹅星的《盗墓笔记》网剧就交给他执导,算是试试成色,在看到成品不错的情况下,乌尔善正式走马上任,担当《鬼吹灯》系列的导演+负责人之一。

    《鬼吹灯》系列电影的名头在圈内还是比较响的。

    目前第一部计划投资1.2~1.5亿,并且主创团队签的都是1+2的合同。

    这个做法很好理解,毕竟是新项目,又是商业电影,即便很重视,但前途也不敢保证,繁星也不可能一口气签长约。

    所以这种合同就很有必要了。

    大家先签一部片约,首部票房不利,这个项目基本上玩完,也就没有后续的事了,票房给力,项目接着做,剧组有演员的优先片约签约权。

    这算是系列电影片方保护自身利益的常用条款,演员也不算吃亏。

    毕竟第一部电影片酬稳足,之后的合同一般也会给予一定的涨幅。

    而且项目红火,片约增多,并且涨钱,对于绝大部分的演员艺人来说都是好事。

    《鬼吹灯》原着本来影响力又不小,投资在如今虽然不算什么超级大制作,但也相当不错了。

    更别说还有繁星的金字招牌以及打造电影宇宙的光环。

    漫威那些电影有多捧人谁都看得出来,《鬼吹灯》就算比不上漫威,能有其一部分效力也足够让人动心了。

    抛开少部分有艺术追求或者其他顾虑的演员,绝大多数有资格竞争《鬼吹灯》主创的,都不想放过这个好机会。

    夏雨如今归在王金花旗下,也算是繁星自己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已经和乌尔善有了接触。

    “这个人怎么说呢……”

    曹轩沉吟了一下,想到自己看到的那本厚达近40页的“论文”,上面满满记载了对《鬼吹灯》乃至整个盗墓题材的剖析、设想,以及具体拍摄和后续计划。

    “这位乌导心思缜密,不打不准备,而且很会花钱。”

    曹轩出道这么多年,合作或者投资的导演没有三位数,也有大几十了。

    唯独乌尔善的预算报告和实施方案细致具体,且又周全妥帖并有奇效。

    说的更简单点,每一笔钱都能花到正地方去,让你最直观的看到成果。

    这是一件非常难的事!

    影视导演不是做生意的,也不是搞账目的会计,投资人可以控制总成本,但具体怎么花得导演自己来。

    影视算是艺术创作,凡是沾上“艺术”这两个字,那就比较飘渺了。

    有些时候钱是钱,有些时候钱如水,稀里哗啦就没了,而且人家还给你说的有理有据,证明这个钱非花不可。

    所以这个行当最容易滋生灰色地带,而且门道太多。

    没有业内人士领着,外人入行,没有不交学费的,甚至被喝血喝了个饱,仍然是懵懵懂懂进来,稀里湖涂出去,死活弄不清楚钱怎么没的。

    当然,不是说所有导演都玩猫腻,但像乌尔善这样账目清晰,而且一笔笔花在刀尖上,100万的投资,可以做到20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