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九十六章 陆源的态度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需要多样化,需要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想到这里,陆源遂而又改口。

    陆谨却是暗暗吸了口气,忍不住小声问道:“陛下,您这是打算连这个也一起开放了?”

    陆源瞥了他一眼,故意放大了声音,说道:“怎么,不可以吗?”

    “可以是可以,不过,这是不是会损失朝廷的利益?”陆谨苦着脸道。

    “损失朝廷的利益?”陆源哈的一笑,摇摇头,“你错了,损失的只是工部的利益,我这么说,也不对。

    谁的利益都没有损失。

    陆卿,你要明白,朝廷不可能什么东西都攥在手里的。

    以前,以前盐铁是专营。

    但是现在海盐产量很高,卤盐的市场就变少了。

    三国一年的炼钢总量,都比不上咱们凉京钢铁厂一个月的产量,这就是差别。

    比如,早些年,大秦国营企业生产的那些东西,现在都慢慢下放到民间。

    有实力的民间企业,都拿到了制造资格。

    国营厂的产能,其实还不足以覆盖全国。

    所以就显得特别紧巴。

    自从那些商品下方之后,民间培养了很多纳税大户,对地方,对朝廷也是一件好事。

    民营厂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给更多百姓机会。

    给纳税部门提供了税收,给国家也提供了税收。

    这可比一个国营厂重要多了。”

    “陛下,难道朝廷就不能多建厂吗?”陆谨问道。

    “可以,但是正如朕说的,朝廷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攥在手里,那样风险性太高,抗风险能力太低。

    一个体系要是太过臃肿,迟早会出事的。

    你如果一刀切了,那些下岗工人怎么办?

    他们都要养家糊口的,都要吃饭的。

    所以,从现在开始,国营厂,应该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减少招工,就算招工,也要招收有能力的年轻人。

    至于那些老人,就不要动了。

    朝廷负责他们一辈子。

    朝廷不是私企,把人叫进来了,用不了就让他们滚蛋。

    这不是朝廷该做的事情。

    一个国营厂,能够提升地方的税收。

    要是这一个国营厂,分成了十个,二十个,乃至上百个大厂呢?

    对地方,对国家的好处是不可估量的。

    特别是这种大型工厂,能容纳几百人,上千人,乃至万人。

    对社会稳定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陆源看着其他六部官员,“除了非必要的国营厂,最后都会下方给地方,给民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