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对姐妹悄悄聊天的时候。
君风华坐在树荫里,手里捧着一杯茶,他却突然皱着鼻子,闻了闻茶盏上飘散的水雾。
茶水没问题啊……为什么一股烤羊腿的味儿呢?
君风华想了想,才陡然醒悟。
他一回头,果然范楞娃正从自己身后经过……
“给你看个稀罕玩意!”
范楞娃点头跟君风华打了个招呼,却把正抱着那根黄金降魔杵打瞌睡的骚包老道,大声喊了过来。
那老道睡得口水都流到黄金杵上了,也不知道他到底梦见了啥。
等他过来,就见范楞娃神秘兮兮的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展开让他看。
老道探头瞅了一眼,却是满脸的莫名其妙!
只见那张纸印刷得极是精美,上首用小字印着“见票即兑”四个字。
下面是几个大字:“官银三百两正!”
“这是什么呀?”
“银票!懂不懂!”
范楞娃抖着手里的银票,笑嘻嘻地说道:
“这东西拿去到了军器监,就能换成白花花的银子……三百两!”
“想屁吃呢!军期间能活活打死你!”
老道一听就觉得这事儿不靠谱,一边说一边还不耐烦地翻了个白眼。
范楞娃却拿着银票告诉老道,他说的句句是真!
直到范楞娃絮絮叨叨地说出原委,骚包老道才知道,这张纸能换成银子的事,居然是千真万确!
其实整件事,始于一个奇怪的开端。
就是在军器监那里,汴京十三行的工厂已经建造起来,开始了正常生产。
这中间交易军器的时候,十三行把合格的刀枪盔甲上交到军器监,换回来的却是这种印着官银数量的银票。
原本他们以为,这是一种财务上必须履行的手续。
反正大家只要拿着银票,去往军器监的帐房,立刻就能领到白花花的官银。
可是给他们开具银票的官员,却有意无意地提醒了他们一句:
这些银票没有期限,也可以用于市面交易。
也就是说,这些经营十三行的商人……其实他们的真实身份,都是燕然培训出来的掌柜。
在他们采购铁料煤炭的时候,也可以用这些银票来支付,而那些卖给他们煤炭的人,拿着银票去了军期间也能方便地换成银钱。
这样在交易的过程中,就免去了称量银子、检验银子成色、还有来回来去用马车运送的麻烦。
所以用这种银票直接交易,也是分外便捷,因此银票就在军器监采购的环节中,开始循环使用起来。
结果没过多久,很多人都发现了银票的便利之处,随即这种银票,也在市面上逐渐开始风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