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在收到上头的命令之后,及时的开始调度,表现能算得上是良好了……
如果能够结合地方实际,协调各方,做出实效,那就是优异。
如果能够提前预知到风险,并以坚如磐石的决心,遇到再多质疑阻挠,也要让全国积极应对……
那便是——
国士无双!
殿中沉寂片刻。
户部尚书滕德懋率先出列,声音里带着几分叹服:
“陛下,工部侍郎此次治河之功,实乃百年罕见。”
他展开手中账册,指尖点着密密麻麻的数字:
“清淤疏浚、泄洪分水、水泥筑堤……若非四月陆侍郎便力排众议,坚持备汛,此时的开封怕已成泽国!”
兵部尚书赵羾也深吸一口气,上前拱手:
“老臣惭愧……当初还讥讽侯爷‘杞人忧天’。”
他苦笑一声,“如今看来,不是天灾难测,是老臣眼拙……”
都察院左都御史詹徽捻着胡须,难得没有挑刺,而是沉声道:
“《春秋》有云:‘圣人见微知著’。广智侯此番,当得起‘先知’二字了……”
一时间。
人红万人捧,墙倒众人推。
殿中众臣纷纷附和,赞誉之词不绝于耳。
面对满朝称颂,陆知白缓步出列,神色平静如常。
“诸位大人谬赞了。”他拱手向朱元璋深深一揖,“前瞻之能,不过术尔;顶压决断,方为大道。”
他抬起头,目光澄澈:
“若无陛下圣心独断,力排众议,臣纵使真的未卜先知,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这番话说完,殿中众臣神色各异——
有人面露钦佩,有人暗自惭愧,更有人偷偷瞥向龙椅上的朱元璋,揣测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