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模拟中瞎玩却发现模拟是真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6章 发展 (1/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解放十二年正月初一。】

    【大明长安——】

    【作为曾经大夏的首都,历经数百年,再加上大明数年的努力建设,终于再次散发出了文化中心的光彩。】

    【曾经,外来的客商,想来长安落脚,得看地位。】

    【若是个高门大姓,或跟官家挨的上关系,那店铺自然能靠近权贵们的街道,与官家做生意。】

    【而若是那边都挨不到,祖辈都是平民、贱种,那自然只能靠自己积德。】

    【然而在大明的治下,却没有这种规矩。】

    【只需要你能通过大明的审核,缴纳一笔获得费用,那就可以获得在长安经商许可,加入这座古都,做任何人的生意。】

    【而就是这种独特的经商文化,使得长安获得了来自于大明各地、周边各国商贾的青睐。】

    【本地的丝绸、茶叶,甚至各种各样的,来自于外来国度的稀奇古怪小物种涌入了大明。】

    【再加上大明一向良好的信誉,与吴信本人的亲自保证——】

    【大明宝钞,这个可以与官府直接兑换金、银、铜钱的物品在民间开始流行,更加促进了大明经济的发展。】

    【商业的繁荣,太平数年逐渐缓过来的元气,终使得大明原本还一直贴近赤字的财政缓过了神。】

    【财政的缓和,又再次让大明的工程建设的效率,进一步增加。】

    【两年之间,在大明中央倾向性的支持下,地方利用分税制与中央部分补贴的钱粮疏通了许多堵塞的河道。】

    【堵塞的河道疏通之后,使得地方商贾所携带货物交易的速度再次加快,大明的经济水平日益繁盛,所获之赋税与支出逐渐也趋于平衡。】

    【同时,外交上与草原霸主鲜卑、西域诸国保持的良好关系,亦让原先屡次进犯的高句丽心生忌惮,不再进犯,开始派遣使臣试图修补与大明原先恶劣的关系。】

    【随之,这也吸引了与高句丽关系恶劣的倭国注意。】

    【毕竟,此前大明水军漫无目的搜索行动,引起了他们惶恐。】

    【虽然大明水军偏向友好,语言不通也没有发生冲突,但那些庞大的船只,精锐的军兵还是他们认识到了大明这个国家的强大。】

    【因此,在高句丽派遣使臣前往大明后不久,他们同样派遣使臣前来大明希望建立外交关系。】

    【可没到多久,他们就再次被大明文化的繁荣深深的震撼到了。】

    【骑着高头大马,在城门处,冷眼观察着人流,警惕着宵小之徒的军兵。】

    【宏伟的城池,宽敞的街道,无时无刻在巡逻,维持秩序的治安队。】

    【即使是在夜晚,却依旧灯火通明的街道。】

    【看听不懂,难理解意思的诗赋在穿着“华丽”的学子嘴中传唱。】

    【往来的胡商跳着胡舞豪爽大气。】

    【金发碧眼,高鼻梁的商贾说着古怪的言语,带着西域的翻译官拿出金币试图购买丝绸。】

    【城池中心处,更是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