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家小青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1章 应试 (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bsp;袁清没有抄写,这是五经题,《易经》《春秋》《礼记》《诗经》《尚书》各一道,考生只需取本经的那一道作答即可。

    又等了一阵,举着《尚书》考题的书吏终于来了,上面写着:敬忌,罔有择言在身。

    袁清赶紧抄写下来。

    五经题过后,便是五言八韵诗,题目是:纸作良田。

    三道题目抄写完毕,袁清这才重新看向了第一道四书题。

    科举有三重,重八股,重首场,重首题,这一场的第一题至关重要,这一道的四书题若答得足够好,后面的五经题与帖诗只要不是特别荒唐,这县试便取定了!

    袁清不由激动,虽然时隔半年之久,但那篇文章,他大致还是记得的,特别是破题一句,晋人始则改行以从善,终以徇人而失己也。

    述而不作,中规中矩,又道尽题中之意,他当初看时便有醍醐灌顶、恍然大悟之感,直叹前辈才华,自己难以望其项背,还得加倍用功才是。

    他提笔正欲书写,忽又想起这题当时是与沈旌一起看的,还讨论了许久,他记得,沈旌应该也记得大概。

    同一场考试,二人破题一致,文章内容也大致相同,岂不是有舞弊的嫌疑?

    更严重些的,会有人怀疑是陈知县泄题给沈知府,那可就污了两位父母官的名声,而他的县试与府试,掌握在这两人手里呢。

    即便后面证明他们只是看过同一篇文,洗清了舞弊的嫌疑,也对名声有碍,想来陈知县也不会给太高的名次。

    另外,陈知县出这截搭题,应该就是不希望有考生剿袭前人文墨,这种情况下,还是让你给剿袭到了,也算你的本事。

    文章的水平摆在那里,又没有作弊,考官不得不取,但名次也不会太高。

    略做思索之后,袁清决定还是自己写。

    所幸这两句出自同一篇,截搭得又十分巧妙,两句凑在一起,不会有断节拼凑之感,在截搭题里不是最难的,据说最无情的截搭题都不在同一本书里,类似于,床前明月光,小人长戚戚,那才叫人头疼呢。

    况且当初这题,他也是细细揣摩过,若是自己在考场上遇到了,该如何作答。

    这篇的原文大意是,齐国闹饥荒,孟子的学生陈臻对孟子说,百姓都以为老师会再度劝齐王开仓赈灾,你不会再这样做了吧。

    孟子说,再这样做就成冯妇了。

    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擅长打老虎,后来成为善良的读书人,不打虎了。

    一次他去郊外,看见很多人在追逐一只老虎,老虎站在山势险要的地方,没有人敢接近。

    看见冯妇,都前去迎接,请他帮忙。于是冯妇撸起袖子跳下车,众人都很高兴,可是冯妇却被当时的读书人讥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