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高城的背景太深,不太敢动。
只能放弃。
后者在部队没有什么背景,只有一对在社会上经商的父母,商人对军队的影响力非常微小,根本就不需要顾虑。
加之陈军军衔职位都较低,在七零二团的声望又贼高。
孙东平理所应当的认为,只要能够把陈军给整服气,那下面的其他人,哪怕有想法也不敢蹦哒。
这个想法孙东平觉得没毛病,开训第二天便开始搞事。
首先为了破坏陈军的权力地位,让大家意识到陈军的话在这里不管用,他才是合成营最有话语权的人。
孙东平烧出的第一把火,就是停了特战排营地和训练场的修建。
给出的理由有三点:
首先就是他早就说过的言论,否定特战在营级战斗规模里的价值,认为完全是画蛇添足,完全没有意义的多余配置。
特侦连本来就有侦察班,有侦察班在就足以应对作战所需。
孙东平确实在国外学了,可学的并不多。
现在国外的合成营也不是完全体,同样也处在于摸索的阶段,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纪也还不是尽善尽美。
只是说在这个时期领先于国内,远没有达到正确答案的地步。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是常识,孙东平完全照着国外的合成部队生搬硬套,不考虑部队的属性以及需求。
本身这个出发点就是有问题的。
更别说他从国外学的东西,其实就具有时代的局限性。
此时国外的合成部队发展理念,也仅仅只是这个九十年代的理念,战术也只适用于现在这个时代。
和陈军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理念,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完全没有领会到在未来战场上,合成营会成为独立的战斗单元,会根据任务需求完成各种配置。
不是所有合成营都一样!
不存在只用一个合成营模板,就能够打造出适合所有作战环境,完全能够通用的合成营。
合成营同样需要进行精细的分工,让它的战斗属性变得更加多样化。
比如全坦克和重炮的重装合成营,步兵和坦克协同的山地合成营,空地一体结合的突击合成营等等。
而根据七零二团这种类型的部队,本身不缺装甲坦克和火炮部队。
作为七零二团一部分的合成营,他所需要承担的作战任务就得变通。
陈军在打造合成营就充分考虑过,装甲步兵团优势在于正面作战,等于打正面冲击战是最猛的。
可未来战场根本不是传统战争,坦克和坦克在战场上作对厮杀那种。
哪怕是主打正面冲击的部队,要想适应未来多元变化的战争动态,也需要打造多样性的战术打法。
打法战术更多,能适应更多战场,兵种具备更多的可调性。
那就等于适应性更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