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0章 我去!满广志来了? (2/6)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sp; 可就在进入部队之后的履历,就和绝大多数人都不同了。

    就是在入伍的这一年,他在部队里参加了同年的高考,成功考入军事院校的天花板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而且还是指挥自动化专业。

    1996年在国防科技大学毕业,拿到学士学位后,又考取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际战略专业的研究生。

    以学霸的强悍姿势,开始攻读硕士学位。

    这份简历就那么两个信息点,可每个字都看着就格外扎实。

    读研需要三年时间才能拿学位,第三年可以选择继续在学校学习,也可以选择离开学校去实习。

    到现在他已经在学校读了一年多,还要两个月才满在校学习的两年。

    只要再过一年拿到硕士文凭,然后在相关领域发表过有影响力的论文,或者是学术上有一定建树。

    到时候肯定能以少校的身份,进入到部队起步担任副营级的干部。

    那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王团长还挺好奇。

    特意打开了放在个人履历前面,一起发过来的推荐信,看了里面的内容,还真找到了原因。

    里面不仅有领导的推荐词,还有满广志自己写的一些话。

    大概原因是他通过学校军报,得知了我军某部正在试点合成营,让他拥有了强烈的期待和兴趣,

    满广志读的是国际战略专业,对国际前沿战术本就更加敏感。

    他比谁都知道合成部队的价值,在未来的战术体系中有多么的重要,因此他一直都想加入合成部队。

    而组建第一支合成营试点,从零打造更具价值和意义。

    让他更加的心动!

    为了不错过这个宝贵的机会,能有幸参与我军第一支合成营的试点。

    在校成绩本就极其优异的满广志,靠着导师的帮助和学校的推荐,以及自己亲自写信毛遂自荐。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是达成所愿。

    得到了学校的批准,提前两个月离校进入试点合成营实习,参与我军第一支合成营的组建工作。

    “国防大学指挥自动化,国际战略专业研究生,军事科学院第一个到基层任职的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对口的高材生,和陈军走的路子差不多,有意思,哈哈。”

    看完满广志的履历和推荐信,王团长不由露出了几分期待。

    王团长从陈军的口中,听过最多的词就是信息化指挥,国际战略态势,指挥自动化等他很少听到词汇。

    看完满广志如此扎实的履历,王团长就忍不住会和陈军做对比。

    而且。

    满广志仅仅只是上尉军衔,却能被推荐过来担任合成营首席参谋长,等于以副营的资历担任正营的职务。

    这就足以证明满广志不一般,手里头绝对是有硬功夫的。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