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见诸多考生坐下,开口声音宏大无极,说道:
“朕选才任能,只重实务,故今日之考题,共分六策,分别从赋税、政务、工程、开海、军事、赈灾开题!”
“畅所欲言,百无禁忌!”皇帝金口一开,士子尽皆奋笔疾书!。
所谓百无禁忌,是原来有很多避讳、不能轻言之处,现在都可以写出。
不必避皇帝的讳,也不必担心妄议朝政,会遭斥责冷遇。
朱祁钰居高临下,俯视广场,心中期待大明的这一届新血。
殿试只有一场,时间限定在两个时辰之内,考生若提前认为自己已经完备写出,可以提早交卷。
提早交卷,往往能先声夺人,让所有人震惊,并且在皇帝面前,留下一个深刻印象,好处极多!
因此,不过一刻钟时间,就有考生交卷!
文武百官,都在朝中列位,等待考生文章,进行传阅。
科举乃国之大事,三年方开一届,官员选拔除了像戚家那样,祖上世代传承,就只有科举一条路可走。
成,则登殿入相,不成,黯然归去!
第一名交卷之考生,当然受到了众多朝中大臣的重视,众人皆想看到,其书写之文章。
近侍太监收了考生考卷,高声念道:“考生柯潜,做六策总览文章一篇!”“呈上来。”
朱祁钰对柯潜,略有印象。
此人是乡试第一名,虽未取得会试第一,但也颇为有才名。
据说为人清廉正直。
朱祁钰拿起柯潜的文章,进行阅览。半炷香后。
朱祁钰略微摇头,将此卷传给殿中群臣传阅。
翰林院翰林学士高谷及诸多文臣看了,都是口中称赞。
“好!峻整有法,微言大义,冲澹清婉,文采隽
永,应为第一流文章。”
在诸多文臣看来,此文章如此精妙,恐怕有殿试状元之才!
朱祁钰将目光放去,只见朝中,亦有摇头者,例如于谦、王直,皆不很认同。
柯潜的文章,虽然文采斐然,但失之太高,六策全览,天下岂有如此大才?
殿中众臣,能精于一策者,已为上上之才,可流芳百世。
例如于谦,精于军略,已足以青史留名。
柯潜的文章,从六策全览出发,虽然峻整有法,但若说不好听的,就是近乎于八股,与实务差距颇大!
“此考生之才,或可供职于翰林院、詹事府。”内阁首辅王直说道。
翰林院、詹事府,都是汇聚天下文才,教诲学生之机构!
任何人才,皆有去处,朝廷如百川归海,容纳天下人才!
一个时辰后,考生纷纷交卷!
交卷的考生,皆忐忑不安,等待结果。场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