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傅家有钱,这里又是签订了合同的承包山地,修个围墙根本不算什么。
肖迎春立刻答应了,也露出真心的笑容来。
两个人正商量着呢,叶玉斌突然吭哧吭哧走了上来。
他从窗户上看到了山坡上的肖迎春和傅辰安,赶忙就走了过来。
“你们在这儿干嘛呢?散步?”
傅辰安说起了对这片山地的规划。
叶玉斌:“有你们提供的道地药材,治疗效果比以前更好,现在各地的中医馆现在生意都好了很多。”
“再加上舆论引导,许多人都愿意用道地药材调理身体,也开始理解治未病的意义。”
“我觉得,未来中草药的市场潜力还会更大的……”
随着叶玉斌对中草药市场的未来分析,傅辰安和肖迎春听得连连点头。
叶玉斌上来,主要也是想跟他来确认后续道地药材的供应。
叶玉斌心中有隐忧:长期这么多的道地药材,可持续吗?
哪里的山经得住这样无休止地挖?
他身为全国道地药材的主要供应商,对于采购端的情况自然关注。
后续供应充足和供应紧张完全是两个概念。
肖迎春听懂了:“叶叔的意思我明白了,我先去了解一下,回头再跟您确认?”
叶玉斌离开后,肖迎春看向傅辰安:可持续吗?
傅辰安:“问问蒙大夫他们。”
这方面他们才是专家。
两个人回了天武,正好蒙大夫和牛大夫都在傅庆年的太极殿,索性大家一起讨论。
肖迎春说出了叶玉斌的疑惑:朝廷收购的道地药材每天数量这么大,还能持续几年?
蒙大夫和牛大夫对视一眼,神色都严肃起来。
最终还是走南闯北的蒙大夫开口了:“其实道地药材在山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有原因的。”
“有些药材不好采摘,有些药材则是药性不够,没必要采摘,大夫和采药人通常会留小苗。”
“从目前的收购数量看,再供应几年一点问题没有。”
“但时间一长,好挖的、年份够的道地药材越来越少,采药人需要走的更远、更危险,采药难度就大……”
换言之,采药人也会评估:等挖药不够养活一家人时,他就可能会转行。
肖迎春说出了心中的计划:“能不能在天武朝种植药材?”
“种植药材?”蒙大夫一愣。
事实上许多大夫都会种一些药材,防止要用的时候来不及去山里采摘,或者药材珍贵但年份不够,又怕别人挖走,索性自己挖回家种上……
肖迎春解释起来。
东北的人参种植,就是模拟人参本来就喜欢的生长环境,选择最适宜的气候和地方,再由人精心管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