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有着稳定的收入和规律的生活。李伟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对弟弟一家照顾得无微不至。
每到种地的时候,他总会提前买好化肥送到李东家里。那一袋袋化肥,不仅是土地丰收的希望,更是李伟对弟弟一家浓浓的关怀。收麦的季节,骄阳似火,李伟又早早地联系好了收割机,并且毫不犹豫地掏出雇收割机的钱。他知道,在这酷热的天气里,一台高效的收割机能够让弟弟一家少受很多苦。过年的时候,李伟也从未忘记过弟弟一家。他会精心挑选各种年货,大包小包地送到李东家里。那些鸡鸭鱼肉、糖果点心,让这个原本有些冷清的农家小院充满了过年的喜庆氛围。孩子们上学需要学费,李伟也是二话不说,按时把学费送到李东手中,他希望孩子们能够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走出这贫穷的农村。
然而,人心有时候就是这么难以捉摸。尽管李伟付出了这么多,杜玲的小表哥李东照样骂大表哥李伟。有一次,在村里的集市上,李东喝了点酒,借着酒劲就开始数落李伟的不是。他气呼呼地说:“李伟那家伙,有套旧房不给他,却卖掉了!那房子本来就该是我的,他凭什么卖了啊!”周围的村民们听了,都纷纷摇头叹息。李伟为他做了那么多,他却只看到那套没到手的旧房,丝毫没有感激之情。人啊人,真是欲壑难填,给多少是个够呢?
无独有偶,最近杜铃朋友辛薇的母亲去世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整个家庭都沉浸在悲痛之中。辛薇的哥哥是个小老板,在商场上摸爬滚打多年,家境十分殷实。他在商场上有着自己的一套生意经,每天都忙碌于各种商务应酬之中,但对家人却始终有着一份浓浓的牵挂。辛薇的弟弟在国企上班,虽然工作稳定,但收入也不算太高。弟媳则是一位家庭妇女,全心全意地照顾着家里的两个孩子。一家几口人挤在不大的房子里,生活显得有些拮据。
母亲的葬礼是一件大事,各项费用加起来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辛薇的哥哥二话不说,承担起了所有的安葬费用,十多万的费用,他眼睛都不眨一下就掏了出来。在葬礼上,他忙前忙后,安排着各种事宜,希望能够让母亲走得风风光光。葬礼结束后,辛薇的嫂子把剩下的烟酒仔细地盘点了一下。那些烟酒,是在葬礼上亲朋好友送来的,原本也算是一份心意。但辛薇却觉得嫂子的这个举动有些过分了。她心想,哥哥为了母亲的葬礼已经花了这么多钱,嫂子还在这里计较这些剩下的烟酒,实在是有些小家子气。辛薇心里越想越气,和嫂子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升级。原本因为母亲去世而悲伤的家庭,此时又笼罩上了一层阴霾。
在这个看似平静却又暗藏着诸多微妙情感的家庭聚会之后,辛薇正有条不紊地清点着之前采购回来准备聚会用的物品。她专注地核对数量,眼神在一件件物品上扫过,手指也跟着轻轻点数。这原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个动作,她心里想着,按照当初和商家购买时的约定,把多余的部分退回去,这样既不浪费,也能节省一些开支。
然而,就在辛薇全神贯注点数的时候,她的弟媳突然像炸了毛的母鸡一般大闹起来。弟媳双手叉腰,脸涨得通红,扯着嗓子大声嚷嚷:“我说嫂子啊,你这是啥意思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点数,难不成是看不起我们呗?你这是怕我们私藏东西呢,故意埋汰人是不是?”那声音尖锐得仿佛要穿透人的耳膜,周围原本还在轻声交谈的亲戚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吵闹声吸引,纷纷投来异样的目光。
辛薇被弟媳这一闹弄得有些不知所措,她停下手中的动作,一脸错愕地抬起头,想要解释:“弟妹,你误会了,我这是和商家提前说好的,把多余的退回去……”可还没等她把话说完,弟媳就不耐烦地打断她,继续不依不饶地数落着,那架势仿佛辛薇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大错。
站在一旁的杜玲,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她看着辛薇那委屈又无奈的神情,再瞧瞧弟媳那理直气壮的模样,轻轻叹了口气。在她看来,这原本简单的一件事,却因为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变得如此复杂。
杜玲由此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很快便得出了一个结论。她觉得,兄弟姐妹之间一旦经济不对等,那相处起来可就容易多了许多心思。就拿今天这事儿来说,如果大家家庭情况都差不多,或许就不会有这样的误解和矛盾。那些关系好的兄弟姐妹,往往都是家庭情况相当,有着一致的三观。他们在相处过程中,有来有往,彼此之间都很清楚经济上的事情要明算账。今天你请我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