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千千阙歌》;大圣爆了;《悟空》 (1/20)
作为一个八零后,宋到前世第一次听到粤语歌的时候就觉得很惊艳。
上初中那会儿,盗版磁带横行,歌曲传播速度比后世很多九零后、零零后想象中要快很多。
在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身处北方小城,游戏厅、台球厅、各种流行歌。
几乎就是那一代年轻人的青春。
所谓“淳朴”,不过是很多人的想象。
上初中谈恋爱,胆大包天的七零后多的是。
不过宋到还是挺老实的,晚熟,只喜欢听歌。
记得听到的第一首粤语歌,是李克勤的《护花使者》。
在听惯了国语歌,和春晚那些主旋律歌曲的情况下,骤然听到这样一首歌,冲击还是很大的。
第一次感受到“流行歌曲”的威力。
于是操着一口东北散装粤语,开始了“搜索”粤语歌的日子。
后来又听到了《红日》,听谭咏麟、张国荣、徐小凤、林子祥、陈百强这些人的歌。
开始听beyond。
后面才是四大天王那些人。
在第一次听到《千千阙歌》的时候,感觉整个人的心灵都被击中了。
那时候还不太清楚什么词曲是谁写的,更不知道一个中岛美雪“养活”半个香港音乐圈儿的梗。
只觉得这首歌太好听了。
无论歌词还是旋律,带给人的那种意境都太美了!
少年不觉伤感。
只有莫名的感触与感动。
以至于一口东北散装粤语的口音,也能把这首歌唱得像模像样。
就如同beyond的那些歌。
再到后来,九九年两千年以后,听到梅艳芳那首《夕阳之歌》的时候,怎么都接受不了。
觉得比《千千阙歌》差远了。
直到人到中年,穿越到这世界之前,经历了一系列人生变故后,才真的听懂了《夕阳之歌》的意思。
正如同那句: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曲中人。
曾经有一个让他很感动的画面,那就是,很多年以后,当年的“娴公主”也有些老了,气息不复当年。
在某个活动中,唱《千千阙歌》,唱着唱着,突然变成《夕阳之歌》。
那一幕,真的太催泪。
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永远不会懂它的意义。
尤其最后娴公主回头看向大屏幕,看向穿着婚纱站在演唱会舞台上的梅艳芳的那一眼。
那不是什么“世纪大和解”,那是对来时路的缅怀,是对那个时代的祭奠。
宋到在拿出这首歌给林菲的时候,就已经想好,再过十年,等自家天后姐姐四十岁以后,给她《夕阳之歌》。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