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外夕阳如血,照得刘縯、岑彭铠甲上的刀痕闪闪发亮。像极了两个硬汉。
王凤、王常、李轶等人带着三千精兵护卫着从四十多万新军那里斩获的粮草和辎重回到了宛城。受到了朝中君臣和城中将士的欢迎。
宛城皇宫内,刘玄端坐在龙椅上,看着殿下唾沫横飞的王凤,手里的茶盏已经续了三次水。
&34;陛下!&34;王凤声情并茂地挥舞着手臂,&34;当时新军百万大军压境,臣当机立断——&34;他突然一个转身,摆出个力挽狂澜的姿势,&34;下令全军死守昆阳!&34;
李轶立刻上前一步,配合地抹了抹眼角:&34;王上公当时说&39;人在城在&39;,那叫一个荡气回肠啊!&34;
站在角落里的王常嘴角抽搐——他分明记得当时王凤说的是&34;人跑城丢&34;。
王凤整了整衣冠,突然单膝跪地,做出一副悲壮表情:&34;陛下!当时昆阳城外,新军旌旗遮天蔽日,百万大军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34;
他猛地站起身,铠甲哗啦作响:&34;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臣——&34;突然一个踉跄,差点被自己的披风绊倒,幸好李轶眼疾手快扶了一把。
&34;咳咳&34;王凤稳住身形,继续慷慨激昂:&34;臣手持青龙偃月刀,单枪匹马杀入敌阵!&34;
殿角一个侍卫小声嘀咕:&34;上个月还说用的是方天画戟&34;
李轶立刻瞪了那侍卫一眼,转头谄笑道:&34;王上公那一战,刀光剑影间连斩敌将三十六员!&34;
&34;三十八!&34;王凤不满地纠正,&34;最后两个是你小子记漏了!&34;
刘玄掰着手指头数了数:&34;爱卿这杀敌速度平均每个时辰要砍死四个?&34;
刘縯实在听不下去了,&34;啪&34;地一掌拍在鎏金柱子上,震得殿顶的灰尘簌簌落下。
&34;王凤!你还要脸不要?&34;刘縯大步走到殿中央,&34;我兄弟刘秀率十三骑突围求援,怎么到你嘴里就成你率三千精兵突围了?&34;
李轶眼珠滴溜溜一转,突然捶胸顿足:&34;哎呀!刘将军有所不知,当时情况特殊,这三千精兵其实是化整为零&34;
&34;放屁!&34;刘縯直接爆了粗口,&34;十三骑的名单现在还刻在昆阳城门上!&34;他猛地指向李轶,&34;其中就有你这个怂包!当时是谁抱着马脖子哭爹喊娘来着?&34;
李轶的脸瞬间涨得通红:&34;我、我那是在在马背上念咒语!&34;
刘縯冷笑一声,从袖中掏出一卷竹简:&34;陛下,这是当日守城将士的联名证词。&34;他故意慢条斯理地展开,&34;上面写着,某位&39;王将军&39;曾派心腹给王邑送降书&34;
王凤跳起来就要抢:&34;污蔑!这是污蔑!&34;
刘縯灵巧地一个转身,继续念道:&34;结果王邑说——&34;他突然模仿起王邑傲慢的语气,&34;&39;区区一个杂号将军也配来降?让刘玄亲自来!&39;&34;
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几个文臣忍不住&34;噗嗤&34;笑出声来。
王凤急得直跺脚:&34;胡说!我那是那是诈降之计!&34;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