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且不提刚得了旨意调查这货的朝臣闻讯有多腻歪,只说这份给皇帝提供了灵感的军报,内容其实算不得多振奋。
就在日前,南梁齐王张绣先唐军一步攻克长沙,斩杀董景珍,收容其部,而后在李孝恭与徐世勣大军合围之前先一步南下,沿湘水迂回向西,跳出了唐军的包围圈。
李孝恭上奏的这份军报,言说他与小徐和李靖商议,决定先不理这货,而是顺势扫清周边,断其补给粮道。携大势逼其所部生乱,同时挑拨其与萧铣的关系,让他们狗咬狗。
计策好不好,李渊这会儿还看不大出来。他之所以受到启发,是因为结合全局来看,在李建成三兄弟之下,似有一个新的平衡正在渐渐形成。
比如河东道,不算自成系统的平阳军一系,自赵王李玄霸以下,以李孝恭为首的涑水军与以王伯当、黄君汉为首的府兵体系构成了天成府的运转。而在陕东道,李世民的麾下也可分为以屈突通为首的府兵系和以刘武周、尉迟恭等组建的天策军体系。
也就是说,随着这几兄弟的权利日渐增加,麾下机构和人员的构成复杂,某皇帝反倒可以先把他们几个主官拿开,单独去看。
复杂吗?不复杂。
因为同样的道理,放在李建成的关内道也一样。只要在李建成的麾下也找出这样的组成来,他儿子不就有空回来做太子了?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新主官的级别和战功不能太低,最起码得和那哥俩想当,也免得日后被人挤兑。
所以……
老李命人取来一份关内道行台的官员名单,开始从头往后划拉,第一个被他无视掉的,便是某个自命不凡的楚王殿下。
嗯,单以军功来说,这小子别说和那两位比,唐军序列里随便拎出一个来都比他强。
彼时奉诏入宫而来的裴寂见状也只能心下苦笑,同时做抓耳挠腮状,帮着老李一起想。人选也从云旗将军裴龙虔、冯立等,一直划到刚补任庆州都督的杨文干。
也不知为啥,同样是在打仗,这些人的战功也都不小,可老李总觉得,照比某秦王和某赵王还差了点儿意思。
不是差了点儿,而是差了太多。
过了今日,别说是李建成的麾下,整个大唐所有行台机构加起来,其文臣武将之中也再难找出可比肩那二位的人选了。
这是灭国定鼎之功。
就在裴寂在两仪殿悄咪咪的谏言老李,不如把李秀宁从云州调回,代替李建成坐镇三川之时,密州牟山之前,已然响起了全军突击的战鼓声。
彼时位于南岸半山腰的王伯当看的更清晰,就在夏军集中兵力抢渡胶河,向他牟山防线进攻之时,一片连绵起伏的唐旗在某一时刻突然现右翼,以一往无前的气势冲破了夏军后阵,杀入中军。
战鼓与喊杀声在北岸瞬间爆发,苏烈刚打马突进到左翼那小股唐军阵前,回首之时,便见雨幕中稍显模糊的指挥木台被数不清的战旗兵马所淹没,消失在一连串的刀光血雨之中。
“义父!”
后者目眦欲裂,奋起长枪,急忙拨马回转。
“哈哈!来都来了,还想走?留下来罢!”
后方的罗士信见状狂笑冲来,铁枪挺近,犹如银蛇吐信,直奔苏烈后颈。
“锵!”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