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第一杠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6章 北地盟誓利益动心防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就在突厥南下的前两天,宋金刚联合巨鹿王子英前后夹击,大破刘黑闼部。而窦建德心心念念的高士兴,却是一路乔装要饭一个人回来的。那二十万大军不算阵亡与失踪的,在沱水一线被俘虏的居然有十万之巨。

    而更过分的是,某赵王只是说了句待拿下河北便准这些人各回各家,就叫那十万人干脆利落的举起唐旗,嗷嗷叫着南下来攻了。

    现下的情形是,夏军在黄河以北的兵力就只剩下中枢所辖的二十万所谓禁军以及随时都有可能倒戈的县兵,而在洺州一代,宋金刚与王子英联合而起的兵力也将近二十万。他们防御一面都有些捉襟见肘,何况是两面。

    俗话说,狗咬狗,咳不,是两虎相争,渔翁得利。

    某赵王与李靖私下商量了一下,都觉得与其跟着掺和这种乱战,不如先把新占的地盘稳固一下,等对面分出结果了,再挨个去收拾。

    于是唐军干脆停下了脚步,在冀州竖起王旗,用“以武止戈,救民水火”的名义,召河北世家与各县豪绅前来缔结盟约。

    没错,只是世家豪绅。

    实际情况要实际对待,李大德倒是也想把消息送去各村各户,选些有号召力的民意代表。奈何这事儿他在太原实验了三年都没整明白,更别说河北这种战乱之地了,怕是连人都找不到。

    况且世家也有世家的好处。

    最起码他忽悠后者时,他心下不会有愧疚感。

    有王氏和崔氏居中牵线,效果还是很显著的。

    号令一出,群豪响应。范阳卢氏、清河张氏、河间马氏等俱都派了族中代表前来,而似清河崔氏、河间凌氏这种属于窦建德铁杆支持者的,不好明面上响应,但暗地里也派了子弟前来,嗯,说是访友……

    所谓盟誓,最早起源于春秋,诸侯公卿为团结盟友,打击异己而做的一种表面光的仪式。

    不过男人的嘴,骗人的鬼。现下距所谓礼乐崩坏的战国都过了近千年了,谁要是还信誓言这种东西,谁就是棒槌。

    所以表面上某赵王带着老王和小温给这群人宣扬春秋大义,而在私下里,以崔慎为首的太原世家集团,则又给这些人开了个小会。

    冀州花满楼,明月阁雅间。

    丝竹浅弹,笑语低转。

    大家都是有文化有素养的人,自然和那些一进门就急吼吼解腰带的军汉不一样。实际知道姓崔的有话要说,这帮人连酒都没怎么喝。

    “各位长辈、兄长,今日崔某邀大家前来小聚,一来嘛,咱们家世相近,祖上也都有些交情乃至血缘,合该彼此亲近。这二来嘛,小弟也是遇到难事,希望各位能不吝赐教。”

    酒至三巡,约莫火候差不多了,崔慎便起身举杯,笑眯眯的坐着开场白。

    “崔家贤侄有事不妨明言,旁人不敢说,但在这河间地界上,沈某添为地主,总还能帮衬一二。”

    一个本地小家族的汉子彼时举杯笑言,颇有些想在众多门阀面前挣份面子的味道。

    崔慎默许了他这称呼,闻言先是拱了拱手,进而叹息一声:“是这样,这一次某随赵王东征,家父与太原几位世家长辈商议,共同担下了这大军粮草供应之事。原以为赵王只为肃清来犯之敌,防御关隘。谁知这夏军不禁打,大军不日便要挥师南下。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是……”

    好吧,小崔这话倒也不完全是忽悠,三分假里还藏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