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的潞州兵马趁势接管滑州,小徐代朝廷宣召,封杜才干为上柱国、闻喜县公,并拜为检校滑州总管,策应东路军攻郑。
夏军在东南的攻势戛然而止,王伏宝忙不迭的将此变故传奏中枢,商讨如何应对李唐之势。同时引军南下迂回,打算先绕开滑州。
这套路本来是挺清晰的,可也不知是杜才干的反叛引起了连锁反应,还是夏军真就这么不受人待见。他兵锋所向,各地竟纷纷易帜降唐。
荥阳刺史崔枢、长史张公谨、汴州刺史魏陆等,好似故意一般,偏就就挡在夏军的前方。
彼时神潭军趁势出关,沿水路纵连各郡州府,将兵马补给及时运送到位,等王伏宝反应过来时,唐军在东南一线已然形成了大兵团防御之势。
王世充得知这一切时,才刚和陈政与皇甫无逸在陕县大阳桥干了一场。
不得不说,前者能在大业年间起势,打得各路义军没脾气,其本身是有两把刷子的。真专注一隅时,似陈政这种半文半武的家伙根本难是对手。
可偏偏不等他扳回一局,东南战事的糜烂就使得他不得不分散精力去关注。结果目光远望,却忽略了眼前的危险。
论胆大,老李家这几个货色并没有高低之分,只是领域不同。比如某赵王的胆子从来只体现在礼法上,而某秦王,则更喜欢玩孤军深入的把戏。
六月十三,李世民亲率三千玄甲骑兵绕岘山出现在陕州东南,与自峡石县押送粮草辎重而来的王玄应狭路相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