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还不知道,他这话简直像是在立flag。等过几天伤兵开始归队,不但他要再刮目一次,便是他爸爸和王威几人,也得跟着一起刮。
军营中的喧嚣没持续多久,很快便沉寂下来。
练兵的生活自是枯燥乏味,远没有打仗那般刺激。但如果有可能的话,大家却都想这般练下去,永远不用打仗才好。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尤其在这个年代。
清河大营。
杨善会引着两千轻骑,分批以探马的名义悄然出营。待过了永济渠,便集合起来直奔馆陶。
他们今夜要奔袭近百里,绕到平恩西南方向,待明日从张金称背后发起攻击。
当然,这其中是有风险的。
这年月没有电报传呼,军情的传递除了旗语便是传令兵,一旦距离过远,就有可能出现偏差。
他要保证与杨义臣的进攻误差在两刻种之内,同时把战线拉长,让敌军首尾难顾。想要达此目的,便要尽可能的选一个大家都好把握的时间点。
时间定在明日午时。在此之前,他不但要赶到预定地点,还要空出时间给士兵和战马休息,恢复体力。
计策是他出的,他敢亲自施行,就证明他有把握。
实际上,类似的计谋他已经在老张身上实验过几次了,同样的原理,老张每次都上当。也不知道怎么想得。就像他每次和别人打仗,都用同一个战法一般。
这便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若按这般发展下去,张金称貌似是死定了,但有人却不想他死。
随着武阳郡的溃兵四散,杨义臣兵进河北的消息也随之扩散。诸如杨公卿、高士达、窦建德等都动了起来。前一秒大家还和老张打生打死,后一秒却是在准备救援。
张金称活动的范围在黄河北岸的汲郡、武阳,刚好挡住朝廷的进兵路线。只要他在,便如河北的门户一般挡着朝廷兵马。大家便可以好整以暇的互相攻伐,扩大地盘。
可要是这货死了,河北门户大开,他们不就得自己面对朝廷兵马了吗?
所以大家的目的很明确:老张不能死。
就在各路义军兵马集结南下,试图围攻杨义臣时,一路被所有人都忽略掉的兵马,自渤海登岸。
王世充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