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不过一想到人家御史台刚递了奏折弹劾,他这边就给弹劾对象升官,也太打脸了。那帮子叫嚣激浊扬清的老夫子准被气的跳起来。
“算了,算了,过完年再说吧!”
把折子合并放到一旁表示留中的盒子里,杨广叹了口气,又翻开下一个奏折。
就在皇帝车驾前的随军仪仗抵达淹池县时,二百里外的黄河对岸,一行人终于踏上了河东的土地。
绕过中条山西面山脚,站在西北面山坡向下看,千里沃野的平原景象与身后的千里峰峦自是对比鲜明,令人心情开阔。
彼时正是收获季节,官道两旁的农田里有不少忙碌的身影。偶有浓烟升起,有老农在焚烧田里留下的秸秆。
“啊……”
大方的把马车让给伤号的李大德在马背上张开双手,貌似来了灵感,要赋诗一首。
才子李玄霸可非浪得虚名,跟随周围的家将、充当车夫的马三宝以及被马车摇得脸色发白的王伯当都抬头看去,一脸期待。
然而前者“啊”了半晌,却是连个屁也没憋出来,便翻着白眼放下了胳膊。
李大德其实真想背首诗的,眼下这个李白还没出生的年代,不抄几首千古名句出来简直对不起曾狠狠鞭策过他的九年义务教育。
可搜遍了脑海,一时间愣是找不出一首应景的诗来,脑子里反倒莫名响起一阵在希望田野上的bgm来。
“看什么看,我就是乏了,伸伸胳膊!”
李大德话音刚落,就听王伯当操着一股要吐的语气说道:“骑马赶路的确甚是辛苦,恩公还是乘车吧。”
“免了!我宁愿骑马!”李大德慌忙摇头,颇为佩服的扫了他一眼。
被颠了一路居然能保持不吐,真是条汉子。
王伯当最终还是听了劝,放弃了营救李密,跟随他们一起出了潼关。
用李大德的话说,他们一百多人都没能从左武卫手里救出人来,眼下就剩他自己,根本就是去送人头的。虽说大丈夫死则死矣,但明知必死还去送,那是智障的表现。不如留着有用之身,将来找机会给他们报仇。
于是接下来的队伍里就多了一个沉默寡言的汉子,倒让安全系数提高了不少。
“此距郡城不到百里,咱们加快些脚程,落日前或许便能赶到。”
马三宝接过话头,抬起马鞭指着前方笑道:“这沿途多为柳氏农庄,柳家与唐公交好。三郎到了此间,便无须再遮掩姓名了。”
“我本来也没遮掩过!”
李大德哼了一声,接着好奇的看向两旁,疑惑道:“你说这柳氏农庄,难不成这些土地都是那柳氏的?”
“这便不知了,只是听闻永济柳氏与那汾阴薛氏、闻喜裴氏并称河东三姓,是河东第一等的望族。想来田产定是不少吧!”
说到这里,却听王伯当冷哼了一声,不忿道:“都是民脂民膏!”
“哦,王兄此话怎讲?”
其实李大德对所谓的世家了解的并不多,还是第一次听说隋末的门阀中还有姓柳的。此刻听马三宝介绍,还挺兴致勃勃的。
都是知识点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