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明指点着“新生”的全息图,认真说道:
“总之,这就是力量虚无学的设立前提。
“现在,大多数人对力量的理解还太浅显,对虚无的认知,甚至还处于否定阶段。
“但在我的规划里,进入太空后,最终,人类一定会达到触及这个问题的强度——
“我们必须明白,人类不可能在外太空过上田园牧歌的生活。
“一方面,在和平层面,这不可能——已知,这个宇宙即使称不上拥挤,也绝对称得上繁荣,
“我向大波和大柱子都确认过,地球之外,已知的高等种族接近十万种,而符合我们和塞星人对智能与文明定义的,有三万种以上。
(激光鸟:“大、大柱子……?”)
“这里的高等,指至少和人类一样,在一个星球上拥有统治地位的种族,其中不乏基础素质堪比塞星人的存在,只是他们的种群数量要少一些。
“这还仅是塞星人扫描银河系内,以及室女座超星系团得出的结论,是粗略结果,没有向外继续统计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那不现实。
“这些客观事实,决定了人类既不可能在地球固步自封,等待下一次类似兽群的入侵者,也不可能幸运到与遭遇的每个种族和平相处。
“另一方面,在星球殖民的层面,很遗憾,我们恐怕无法像把科幻小说里写的那样,把殖民城铺遍群星。
“人类的生理限制,让我们难以在实操层面做到这一点。
“塞星人能把殖民地轻易铺遍星海,一大原因就是他们个体的强韧。
“他们不需要氧气,可以轻松扛过极端温差,耐高温耐高压,能自适应不同星球的环境,至少拥有对文明和对自然两种拟态,可以自主使用和关闭高级交流功能,火种极其稳定,以及最重要的——在能量消耗方面,以他们的体型和运行时间而言,其需求低到不可思议。
“人类无法轻易复制他们的道路——我们对空气、水、温度、气压、食物的需求条件太苛刻了。
“而把每一颗星球都改造成地球这样,即使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也不现实。
“这不只是星球改造技术本身的问题,更涉及不同星球的自身条件,涉及它所处的星系在哪个位置,与恒星的距离,该恒星的辐射量,该行球能源情况等等。
“这导致过去那些影视作品中,人类遍布宇宙,在外星过着类似灯塔国西进运动般的蛮荒生活,全成了痴人说梦。
“所谓殖民,根本不是往一个星球上扔一个什么‘电力塔’、‘氧气发生器’、‘防护罩’就能开始的。
“最后,你会发现,限制人类殖民星海的,恰是我们孱弱的生理条件。
“而能让人类走出星海,得以在更高层面发展和延续的方向,也正是改造人类自身。
“所以,想在这样的宇宙中生存下去,每个人都必须拥有力量。
“如果是肉体力量,那么不能逊色于我。
“如果是借助工具,那么综合实力不能逊色于精锐塞星战士。
“这就是‘新生’这种完成技术极端化的机械单元,或者说超级机甲存在的意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