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之就有人出列道:“大魏的南方动乱,原来已经这么严重了?
半年前微臣就听说了坊间流言,说什么大魏南方赋税过重,有百姓交不起赋税,只是年年都是这样,怎么今年如此严重了?
这原因可要弄明白了,需小心别被假象蒙蔽了。”
紧跟着的武将也开口道:“微臣倒是听说过,说是去年大魏战争频发,本就不宽裕的国库今年已经见底了。
南方是大魏的粮库,但今年雨水少,还发了虫灾,本来对付着凑合能熬过冬天,奈何赋税加收了好几次,据说大魏的京城粮价已经翻了两翻了。”
紧跟着又有人道:“如此说来,大魏举国都出现了动乱?那岂不是我西疆收复中原的机会到了?臣请出战,叩边!”
……
一时之间武将的脑子只想到了趁火打劫,西疆和大魏本就没有明显的疆界划分,前前朝还是一个国家。
在前朝逐渐分裂成七个小国,在一百多年前前朝末期,大魏和西疆的太祖分别于中部起事,一人往东,收复动乱的疆土,建立大魏。
另一人往西建立了西疆,两人都是枭雄,建国都不分先后,国力相当,吞并对方都不切实际,于是有志一同地默认了对方的存在。
可两国的争锋从来没有消亡过,谁也没忘机会一到就西伐或东征,完成统一的伟大壮举。
有脑子的文臣想的就多了,多方面多角度的想,包括老皇帝为什么要让太子主持朝议都想了一遍。
这还是第一次陛下临朝后又让太子主持朝议!
之前陛下病重,太子监政,但是不上大朝的,都是各部尚书处理各部文案,大事要事才需太子和陛下定夺。
今日还是第一次龙椅空空,丹玺之上站上了年轻的太子。
就有点儿不习惯。
低阶的武将和文臣七嘴八舌地吵吵着,那些人有脑子,但不多,一向都是活跃气氛的存在。
而指挥他们的高阶官员此时一个个都沉着脸思索。
柴济川也在思索,对光明殿内吵得乱七八糟的局面也无动于衷。
齐王柴济恒扫视了一圈,朗声道:“父皇将朝议交给太子,太子就这么放任百官争执?难不成太子是要等他们争出了胜负才能拿出结果向父皇交代?”
柴济川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维里没听到,可肃王缓缓抬起了头道:
“齐王有什么高见尽可畅所欲言,朝议朝议,不就在于一个议字,大家各抒己见,太子会听到各位大人的意见的。
且太子中正,慈厚,就算有人说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太子也不会放在心上的。不知柱国大将军所奏之事,诸位大人有什么看法?”
说完看向了户部尚书。
齐王捏紧了拳头,又是这样!
每次太子都不在状态,自己一发难,亲王就护短,接着就会指点朝政,真是够够的
齐王不给户部尚书机会,立刻接话道:“好啊,本王也想听听各位大臣的意见。
父皇身体不适,肃王你行动不便,本王自该协助太子理清此事,兵部尚书,你先来分析一下目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