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5章 谢邀,人在光甲航天刚投完简历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bsp;根据车fans最新的消息,目测下来百分之九十的大众门店一台油车都卖不出去。受到可控核聚变影响,之后一周的华国消费者超过99都选择购买新能源而不是油车,所有油车的周销量加在一起只有区区0台。

    太夸张了,这一下直接把油车给干懵逼了。大众和丰田不得不又开始大降价,起步降五万试图挽回客户。

    本来说放弃2030年全面转型电车的大众又开始放风,说到了2030年有可能放弃油车,丰田更是死鸭子不嘴硬了。

    听说是来和一汽聊了,希望能够联合开发氢能源,希望把自己手上所有氢能源相关专利投到和一汽成立的合资公司里去,希望能够借助华国的研发和市场来把氢能源这条路给走通。

    我只想说早干嘛去了?我在2024年的时候就预言了现在是向华国汽车企业投降代价最小的时候,那时候不投现在来投。

    丰田等于是把自己的未来给卖给华国了,不过不卖也不行,它要是不和华国合作,它手上那些氢能源技术专利就是废纸,和华国合作还有一线生机。

    大众感觉新款奥迪又得改,还是得改电气化平台才卖得动,不然就算有s1自动驾驶机器人的带动效应,也很难有好的表现。”

    “刚才和某位参加了光甲航天项目推介会的大佬聊了聊,听到了很多来自一线的八卦。

    据说当时现场去的都是大佬,高盛、摩根、花旗这些派的都是ceo,在进入光甲航天总部前,安检极其严格,就差把你身上扒光了。整个推介会现场很简陋,光神讲了大概不超过30分钟。

    而且也不是说你想认购多少就能认购多少,认购多少都是光甲航天安排好的,比如中金和中投这两家国字头的就占掉了百分之二十,也就是一家一万亿,剩下才是其他投资机构分。

    比如说给你分的份额是100亿,这是上限,你能投100亿也能投0,但所有机构都是,你给了多少,我就投多少。

    高盛、摩根、花旗这些一家五百亿,他们眼皮都没眨一下就认了,连个电话都没给总部打,五百亿的额度连个具体投后资金保障都没看就认了。我听大佬和我说,其他项目哪怕只是两千万的小卡拉米,都得反复讨论确保我这两千万是用在项目本身而不是被你挪用了。

    钱投进来之后,更是恨不得财务、采购和人事都是我投资机构的人,你每花一分钱我都得一清二楚。这回换十万亿的项目,大家没人敢提要求,互相讨论的时候甚至会因为自己投的份额多而感到得意,觉得自己所在机构的地位比对方更高。

    不得不感慨,金融就是这么神奇,给不缺流动性的提供流动性,给流动性紧张的再紧一紧银根。

    大佬猜测是为了安抚阿美利肯资本,希望他们别轻举妄动,所以才特意安排的投资份额,不然一分钱投资份额都不想给他们。

    另外很有意思的一点,现在这帮大客户对于私募机构有个评判标准,就是你是直投的光甲航天项目还是通过其他大私募转投。

    如果是直投份额是一百亿以下,还是一百亿到五百亿,总之得问个明明白白。

    某家有幸投了光甲航天十万亿项目的私募机构,手下的市场销售人员,甚至直接在名片上印着:光甲航天大基建项目直投方。

    最扯的还是银行,一帮银行搞出一堆有航天字样的理财产品,理财经理去跟客户宣传,就是我们底层资产包括了光甲航天的10万亿项目,是可控核聚变技术发展的直接受益方,总之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实际上一期总共10个亿的理财产品,底层资产穿透下来,可能就只有一两百万属于光甲航天的10万亿项目,其他都是压根沾不上边的底层资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