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3章 科技进步的意义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新闻传到大陆后,简中互联网的网友全在骂,香江机场的工作人员对于说普通话的顾客服务态度之差世所罕见,就这服务态度还想要空天飞机?

    鹏城网友借机呼吁,说鹏城要空天飞机,气死香江来,要想坐空天飞机就来鹏城坐。

    申海网友则说没必要,申海有就足够了,示范效应已经够强了。

    空天飞机的效应都这么强,更何况可控核聚变呢。

    “林总,您是如何看待技术更迭带来的失业问题?

    前面光神也有提到给普通人的建议,而在可控核聚变的技术推演中,结合ai未来会有更多的工作岗位都会被取代。

    最直接的应该就是农民了,由人造光源替代太阳参加植物光合作用,海水淡化提供水资源,通过粮食工厂取代传统的耕地。

    目前华国仍然有接近8亿的农村人口,有超过5亿的农民,这对他们会造成巨大冲击。”

    技术进步固然会带来生产力的进步,同时也会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

    农民群体就是可控核聚变大规模铺开后,老中最头痛的问题了。

    明明有更高效的生产方式,一旦用了,那这些人怎么办?

    不可能凭空创造出能够提供给5亿失业农民的就业岗位的。

    这也是简中互联网上讨论的特别激烈的一个话题。

    就是可控核聚变衍生的粮食工厂,造成的农民失业怎么办?

    目前在简中互联网有几种主流看法。

    第一种叫退耕还林,相当于农民就负责自己所有土地的退耕还林,政府根据退耕还林的面积给予经济补助。哪怕退耕还林结束,也依然会给予补助。

    相当于是财政兜底了,针对农民群体的定向补贴。

    第二种就是企业兜底,允许民营资本进入这一市场,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但凡是负责超级粮食工厂建设的,都得负责从收益中掏一部分出来给农民作为现金补助。

    比如原本粮食一斤成本是10元,现在通过超级工厂生产成本是5元,节约的5元中要划3元出来作为农民群体的定向补助。

    第三种就是让农民自身自灭,他们总能找到活路。

    在简中互联网上一、二属于主流,其中二被经济学家们强烈反对,认为这是在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他们顺势提出了第三种,认为就该丢到市场上最终由哈耶克的大手解决。

    之所以这个问题会出现在李希音的采访清单里,是因为有人希望林甲站出来以一个半官方的身份在一个不那么正式的场合,做一个定调:

    “我认为肯定会对这部分群体进行兜底。

    大家在过去五年时间里也看到了由渝都率先开始的福利保障体系,在全国范围普及。

    所有中低收入群体,都能够按照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每个月领取对应的消费金。

    我们的福利一直在完善,在这种时候不可能在技术进步的同时,还让失业人群自身自灭。

    如果未来以聚变能源为核心,在全国各地打造农业综合体,进而导致农民群体受到影响,一定是会有一整套的完整兜底方案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