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倍的价格。
也就在燕京这种地方能够存活。
换二线城市,这类农场都未必能够存活。
霓虹、高丽这些地方的物价为什么高的惊人?本土农民保护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因为他们采用的也是精细化种植,成本不高就生存不下去。
因此这类生态农场在能源突破前,压根无法在华国成为常态化种植方式,无法大规模取代传统土地农耕。
而能源突破后,别说20万平方米,华国能够给你整出200万,甚至是2000万的超级智慧农场,靠着规模效应和超低能源供应,来实现农业领域的弯道超车。
这就是能源突破的威力所在。
没了能源和农业,阿美利肯的出口靠什么?
高科技?高科技能吃多久?华国厂商们可是虎视眈眈的很。
当老中的实力强到,让全球各个国家为华国企业和其他国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时候,阿美利肯的高科技优势又能维持多久?
而且要吃肉的不仅仅是华国,新合并的南北高丽,同样要吃肉。
这里面北边进入世界经济贸易循环两千万人,那可是能给你整出每天12个小时,一个月一天都不要休息的顶级好活。
华国自己要吃肉,还得带着东亚投靠自己的小兄弟们一起吃肉,阿美利肯的高科技能撑多久?
这才是全球金融资本市场一片恐慌的根本原因。
之前阿美利肯还有外贸,还能卖商品出去。
现在呢?
预期里,未来阿美利肯只消费不生产,其他国家还会买美元的账吗?
哪怕华国不对外输出核聚变技术和产能,阿美利肯的能源和农产品失去华国这个市场,那也是巨大损失。
更何况,阿美利肯的高科技产品要直接和华国展开残酷的竞争,这回他们可没办法拉偏架。
整个资本市场出现了空前的观望。
美股崩了不稀奇,大家都在观察美债什么时候崩。
除了霓虹还在“傻乎乎”大量购入美债,其他国家表面上不动声色,实际都在清一色选择抛售美债。
只是担心引发金融海啸,大家保持着不再购买美债,缓慢抛售手里现有美债的默契。
现在属于,霓虹买多少,大家就抛多少。
全球金融市场出现了难言的诡异。
大家都不知道未来资本市场会走向何方,这有点类似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资本纷纷做出最基本的趋利避害行为一样。
等待着新秩序的重建。
而在这种时候,华国最顶级的企业冒出来一个十万亿rb的融资计划,在整个金融圈就跟沸腾的油锅里倒进去了一滴水一样。
大家现在都有货币。
未来的财富形式到底是不是货币?
华国到底会不会搞和电力捆绑的新货币形式?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