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8章 热烈反响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么卖?尊界享界怎么卖?”

    “定位不一样啊,它这个是两座跑车,其他品牌五十万以上的车都是家用suv,本土市场本来家用型的车就更受欢迎。”

    “二三十万价位是这样没错,但五十万往上走的价位,家用属性未必就是消费者第一考虑要素。”

    “我还是那个观点,不可能卖五十万,要是卖五十万它不需要花这么大力气,搞这么多创新上去。

    如果真的只卖五十万,光甲汽车第一款完全可以出一款suv,在设计上下功夫,然后出增程,把配置做到和同级别新能源suv一样的水平,光是冲着品牌消费者都会无脑买单。

    你们别小看林甲,她在小米汽车干过副总裁,现在都还是小米汽车的董事,包括路特斯那边她也一直当着董事呢,她不可能不会这套复刻玩法,直接对标最成功的产品,无脑复制。

    加上奥迪的自动驾驶机器人这么火,他们再推出一台搭配suv的自动驾驶机器人来拉高逼格。

    既然没有这么做,就不可能只是想卖五十万这么简单。”

    曹老师连忙解释道:“我也没有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价格和销量不可兼得,这就像跷跷板的两端,一边起来另外一边就一定要下去。

    光甲汽车也不能忽视现实因素。

    请您收藏69书吧!

    为什么它是两座跑车,我估计也是考虑到整个变形、水下长距离续航和滞空多重技术因素叠加在一起,不得不做成两座,没办法做成最受欢迎的suv形态。

    我个人对这点是非常满意的,因为这和它背后集团光甲航天的气质相符,我们要追求的是极致的技术体现,商业上是否成功是其次。

    如果它做一个中规中矩的suv,也许在商业上会有更多受众,商业上会更成功,但我反而会失望。

    至少从第一款量产车来看,它的品牌形象是绝对站住了的。”

    “草老师刚刚给了很高的评价,我觉得它的销量会比一万更高,一万这个数字太低估了光甲的品牌印象里。

    也低估了国内富人群体的数量,我觉得年销量能有个三万辆的样子。”

    草老师语气中充斥着不敢置信:“光国内?”

    “没错,光国内就能做到这个数字。”少军说,“我是这样考虑这个问题,当时小米出轿跑的时候我们同样不看好,认为这个形态的产品不好卖,没有受众。

    结果小米卖的很好,甚至后来很多品牌效仿小米推出类似的性能轿跑,但只有小米在这方面成功了。

    可以看出,现在华国消费者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实用型为导向,另外就是品牌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小米进入汽车领域的品牌影响力来自过去十余年科技带来美好生活的塑造,光甲的影响力只强不弱。

    毕竟小米还有黑粉,有很多不喜欢的声音在,但光甲那是真金身大成,品牌影响力和品牌号召力不是其他品牌能比的。

    我觉得能有三万。”

    “三万有点夸张,哪怕按一百万的定价,三万的销量加上海外能有个四五万,年营收都能有四百到五百个亿,它第一年的营收就要和广汽打平了!”

    “很正常,这么说,过去各新能源品牌抢占的是合资品牌的市场,在高端市场其实突破很少,别说100万,高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