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2章 做到我们想不到的事情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时候智脑通过获取到的数据来判断你现在处于紧急情况,就会紧急制动。”

    “我明白了,相当于这有个紧急制动功能,相当于它提供了额外的安全保障。”

    “对,没错,这是其他车企做不到的,他们也能做类似的东西,也能模拟出类似的东西来。

    但是他们做不到,敢完全相信自己系统的判断,把这套紧急制动交给系统来自己判断后决策。

    这技术只有我们能够保证。”李涛信誓旦旦地说。

    这本质上有点类似智能驾驶,之前大家都只说智驾,不说无人驾驶,不仅仅是因为技术做不到,更是因为这涉及到权责划分。

    说无人驾驶,汽车出交通事故,车企是责任人还是车主是责任人?更何况还有华为智选这种合作模式。

    智驾出事是华为担责还是赛力斯?用户购车冲着华为智驾,结果智驾出事赛力斯担责,这在当下是无解难题。

    目前没谁对自己的智驾有信心到敢担这个责。

    智脑的紧急制动也是同样的逻辑,系统自动判定,换言之如果在不该制动的时候制动了,导致的事故,那就将会是车企担责。

    技术上成熟了,也没谁敢冒然跟进。

    “第二点就是它能够一定程度上判断你的心情,你在和我们的人工智能语音聊天的时候,整个过程会更像和人聊天。

    就是得益于智脑的信息共享。”

    “最后一点就是,它会实时抓取你的脑电波数据,未来我们推出hb机器人的话,会基于你的脑电波数据去训练hb机器人,保证卖给你的hb机器人在驾驶习惯上和你最一致。”

    陈震在听完之后觉得离他猜的脑机操控还有一段距离,“我明白了。”

    “它的智驾”

    其他的介绍和国内新能源车比起来大同小异,陈震作为能够接触到车企工程车的头部车评人,倒没有什么惊讶。

    在真正开过之后,他回到会议室,会议室里林甲正在和其他排队中的车评人讨论。

    整个流程是,车评人排队,体验完回会议室,会议室里林甲在等着他们实时反馈意见,沟通完之后就能走了。

    “陈震,你作为第一个试完的,有什么感想?”林甲问道。

    陈震思索片刻后说:“它很惊艳,智脑的设计更是所有车企里独一份。

    确实给我一种你们的人工智能对话过程中要更智能的感觉。

    而且刚刚你们的工作人员还介绍说,未来它会随着使用更加智能。

    它绝对是对得起一百万这个价位,甚至因为太空材料的汽车logo,加上光甲航天在国内的品牌认可度,它绝对是值这个价格,而且我相信国内的消费者也一定会买账。

    只是我感觉在哪里缺了点什么。

    等我下车之后在回来的路上想明白了缺了什么。

    如果它要改名为光甲汽车,要用光甲航天的logo,那它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是一辆好车,就没了。

    而光甲航天一直给外界的印象是,光甲航天能够做到我们想不到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