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1章 压根没想让你提意见 (2/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吗?

    元光,你有一点没说错,那就是这种会你确实没有参加的必要,包括他们的课题想要邀请你参加,你完全可以拒绝。

    看似不需要你付出任何东西,但你的名字加进去,这个署名就是他们需要的,就是最大的资本了。”

    陈元光听懂了,“我明白了。”

    他转念一想,又自嘲道:“按你的逻辑,我应该算是国内最大的学阀吧,掌握着大几十亿的自然基金,想给谁课题就给谁课题。

    普通自然基金的分配好歹需要好几个专家评审,这部分特殊自然基金完全是我一个人说了算。”

    林甲点头:“当然是,你要是愿意,你能够在国内学术界培养起所谓的元光系势力,大家都唯你马首是瞻,而且我相信这些人也很愿意这么做。

    可问题是传统意义上的学阀这么做,为的是自己的利益,华国高校每年科研经费也就两千多亿,光是光甲航天每年投到研发上的费用都能有这个经费的五分之一。

    再大的学阀有你掌握的资金多吗?

    所以你可以做,但是对你来说,这么做没有半点好处。

    很多时候现实世界就是悖论,有能力的人看不上这块蛋糕,想要分到这块蛋糕的人又没有这个实力。”

    林甲能够看出陈元光有当学阀的潜质,外界自然也看得出来,对于这种一人掌握大把资金,掌握青年学者命脉的行为,学术界自然有很多人看不惯。

    过去青年学者的好坏评判是唯论文论,西方学术期刊则完全把持着华国学术评判体系的上游,现在尽管大环境依旧如此,但陈元光的自然基金给整个大环境增加了一条新的小路。

    小路固然不是大道,但未必小路不能替代原本的大道。

    而且以燕京对陈元光的支持来看,小路替代大道只要陈元光想,就有很大概率成为现实。

    一旦这成为现实,整个自然基金都由陈元光一个人说了算,那得罪了多少人,得罪了多少蛋糕的分配?

    因此陈元光的自然基金做的越成功,学术界明里暗里反对这样做的声音就越大。

    想要找冠冕堂皇的反对理由还不容易。

    前不久光甲航天召开的核弹变轨项目的说明会,陈元光跟大佬讲解了一下,整个小行星建模拆分成了若干课题,通过自然基金分配给了一些青年学者。

    后来在大佬的嘱咐下,涉及到这个项目的青年学者都重新签了保密协议,并且在一段时间内其本人和近亲都不允许出国。

    至于这段时间是多久,阿美利肯什么时候研发出来,这段时间就到什么时候终止。

    而这件事被曝光后,还没确定真假,就被一些人文社科领域的所谓教授们在公共舆论上口诛笔伐。

    他们攻击的理由都集中在,陈元光的行为相当于用自然基金的钱去为企业的研究经费买单。

    像核弹变轨的子课题,应该由光甲航天当成横向课题分配给学者们,这个钱应该是企业付,现在变成了自然基金在给,这不纯纯假公济私吗?

    虽说这件事没有在整个公共空间形成舆论风暴,毕竟还是太小众了,但在学术圈却被当成了陈元光金身已破,终于有破绽的证明,很多人都开始站出来发声,觉得这样做不妥。

    他们自然不会把话说死去得罪陈元光,但是能够装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