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是物理学领域的基本原则,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决定的。”
“因为保密要求,我没办法告诉大家华国最先进的核弹是怎么样,它的换算公式是多少,但我能跟大家讲讲阿美利肯,像阿美利肯最先进的核弹头,w88,它只有360千克,但是能够爆发相当于475万吨tnt当量的效果。
而如果我们不用核弹,我们用传统炸药,那难度不是简单的倍数关系,所以核弹是唯一可行的方式。”
“当然,可能我们会认为氢弹造成的污染比核弹更小,因为核弹是基于核裂变,而氢弹是基于核聚变。
核裂变会产生更多的放射性裂变产物,而氢弹只会产生大量中子辐射。
实际上首先氢弹的爆炸需要通过核弹来释放大量能量来诱导它发生核聚变。相当于它要炸两次。
其次是因为氢弹爆炸后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中子辐射。这些中子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会引发一些物质的放射性活化,使原本非放射性的物质变成放射性物质。
所以并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
“我们如果只讨论改变小行星飞行轨迹,不讨论破坏力,理论上当然会有比核弹能量利用效率更高的方式,那就是反物质。
当反物质和物质相遇时会完全湮灭,根据质能方程将质量全部转化为能量,它的能量释放效率是目前已知最高的。如果能将这种能量用于生产导弹,那么这种反物质导弹是完全有可能产生比同质量下核武器释放的能量更大的动能。
只是这个离我们现在太遥远了,光是反物质的生产就需要用到大型粒子加速器,像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他们利用高能粒子碰撞来产生反粒子,只能产生很少的反粒子。
其次是存储问题反物质与物质一旦接触就会湮灭,所以存储反物质是一个巨大的难题。这个问题相对好解决一点,因为强磁场可以用来约束反物质,对拥有常温超导技术的我们来说,构建能够约束反粒子的强磁场相对容易。
这里的容易是指,因为你要构建一个导弹嘛,所以需要体积足够小,又足够稳定,所以维持这样强磁场的装置用传统材料是肯定做不到的。
最大的难点应该在于控制和触发机制,因为即使我们能够制造和存储足够的反物质,要将其制作成类似核弹的武器,还需要可靠的控制和触发机制。但对于反物质炸弹,如何精确地触发正反物质的湮灭,同时保证在需要的时候才发生爆炸,这目前来看不现实。
所以要改变小行星轨迹,核弹是最有效的方式。”
“当然有优势,准确来说,现在几乎是唯一的时间窗口,你应该知道,我们、阿美利肯、欧洲、大毛、霓虹、印度,大家都有要在21世纪上半叶在月球上建造永久基地的计划。
而建造永久基地几乎只有可能建在月球亮面,无论是能量利用还是登录难度又或者是其他因素考量,亮面都是唯一解。
所以等到他们都建好了月球基地,我们再发射核弹,来让小行星在月球上着陆吗?万一砸到他们建好的基地,造成人员伤亡怎么办?
因此我们需要抓住现在月球上只有阿美利肯登月,只有华国要在今年开始建月球基地的时间窗口,尽快把整个小行星变轨的模型给构建完善。
未来无论是什么时间点路过地球的近地小行星,我们都能够让它在月球亮面的固定区域内坠落,而不是无差别在月球亮面坠落。
确认之后,我们会和各国沟通,告诉他们在这些区域里建基地会有风险,让他们在非小行星坠落风险区域里建月球基地。”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