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以至于波音成了美股中政府补贴概念股的代表企业。
“马克的观点也是一直以来我所接触到科学家和工程师群体们的观点,所以我们在研发上的投入如此高,为什么我们好像在一瞬间就落后于华国了。
是否就像是马斯克在采访莱特中所提出的观点一样,华国通过常温超导技术锁死了我们的科技发展上限?
如果是,那现在阿美利肯应该怎么办摆脱这样的困境?”
马克显然在上次反思之后,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在来之前也做了充分的准备,他说:
“首先从全方位来看,我们仍然是优势,只是因为华国在常温超导相关领域的长板特别突出,所以我们才会认为阿美利肯不行了,但如果放到其他领域,我们依然领先于华国。
但是华国追赶速度非常快,原本我们可能是90,华国是20,现在我们还是90,华国已经到了70的程度。
这其中有很多原因,第一点我们的研发投入在降低,我们在全球研发支出中的份额从2000年的近40下降到2017年的28,2018年研发投入更是下降至1955年以来新低,而华国在全球研发支出中的份额从2000年不到5猛增到2017年的25以上。
只从论文发表数据看从基础科研产出总量看,我们的占比同样在下降,而华国在快速增长,哪怕是高引用论文,也就是高质量论文中,华国也保持着快速增长。
我们投入的钱少了,科研效率也不如华国人,自然在被快速追赶。
另外前沿科学探索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单一领域的探索,现在越来越多的前沿科技需要涉及到多学科协同,需要跨部门、跨地域、跨学科的多维开放协同,科学共同体开始超越传统纯科学边界范畴,走向高度复杂开放的科学生态系统。
过去我同一个大学里的教授们就能合作,然后是不同大学的教授们合作,现在则是大学教授和企业的科研部门配合,而我们的基础科研组织结构、资助范式和奖励机制等仍主要指向个体研究者,科研管理模式还是指向个人,这已经落伍了。
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华国,他们在莱特的主导下,已经开始进行企业主导、政府出钱的科研赞助模式。”
这里是指自然基金给了陈元光一定份额,让他来主导把这钱给哪些研究人员。
这种赞助模式在阿美利肯也吵了两年多,争论的非常激烈,阿美利肯的企业们也想接过这个主导权。
华国的自然基金每年规模300亿rb,给陈元光的也就30亿,之前是20亿,现在涨到了30亿。
阿美利肯是多少?联邦政府这几年每年向其基础学科,光是基础学科的科研投入额就差不多有0亿美元。
企业肯定想把这笔钱的主导权从联邦手里拿过来,用这钱来养自己企业经营相关的科研项目不香吗?等于平白多了一笔科研费用。
因此在医药巨头、化工类巨头中这类声音最大。
他们赞助的媒体动辄把陈元光掌管自然基金拿出来说事,说阿美利肯落后是因为僵化的科研投入机制。
反对方自然也有庞大能量,主要来自白宫的官僚和学术界的学法大佬们。
双方斗的厉害,尤其最近这一年。
因为象党快下台了,干什么什么不行的象党明年就要下台,这届白宫上来前牛皮吹得震天响,干完之后干啥啥不行。
最大亮点重返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