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9章 定价的逻辑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理一切,人类城市就像是一个庞大而死寂的钢铁森林。

    人类是否会迈向这样的未来,因为人工智能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人类得以作为人存在的意义在不断减少,我不想看到这样的未来。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价格来给普通人一些希望。

    未来不一定是巨企的未来,也有可能是个体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因为个体也能利用人工智能来做到原本可能需要公司需要组织才能做到的事情。

    我们会有更多元的未来,更加强调自我满足和个人发展的未来。

    我希望这样的定价能够帮助人类社会往我所希望的未来发展起到一点点微小的贡献。”

    这下轮到直播间的观众们泪目了。

    关于未来是否会出现像荒坂公司这样的庞然大物然后接管一切,外国人很担心,你能经常在海外的主流媒体上看到阿尔法威胁论。

    但华国人其实是不太担心的,因为他们觉得这不可能,华国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公司。

    不过华国人仍然担心工作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另外补充一下,因为这个价格特别低,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要天宫号的旅游项目有国人购买,那么我们就不会考虑对外出售。

    也就是前一年会集中出售来年天宫号旅游项目的门票,这一轮集中出售只针对华国人,如果有多,我们才会在来年面向全球发售。

    不过我估计以华国的消费能力,应该不存在卖不完这回事。”林甲补充道。

    “好了,回到今天的对接,长空号还在飞行过程中,它应该很快要进入到光甲号所在轨道了,元光,关于航天器的对接,我相信很多观众都是缺乏概念的。

    因此需要你来给我们讲解一下,哪怕是我,我也只知道我们现在要怎么做,而不清楚过去是怎么做的。”在这场直播中,林甲更多是一个主持人的身份。

    陈远光则是作为专家类嘉宾的角色。

    “航天器的对接需要两个航天器能够长时间保持在同一个轨道上。

    这最早是1965年的时候被提出,当时的nasa认为我们需要让航天器具备在太空中完成对接的能力,然后就有了双子座项目的诞生。

    从技术研发的角度来看,双子座项目为人类太空项目对接起到了探索作用,它是阿美利肯第二个载人航天计划。后来最著名的阿波罗登月还处于早期规划阶段。

    但从宇航员的角度,这是一场悲剧,因为它导致三名宇航员在该计划的训练期间丧生。

    简单来说,双子座在那个年代执行了足足14天的近地轨道飞行任务,足足比往返月球所需的8天时间还要长,进行了大量出舱活动,并且实现了与另一艘航天器交会和对接。它是后来阿波罗登月赖以成功的基础。”

    在看直播的观众们很感慨,光是看航天技术发展都有种沧海桑田的感觉,阿美利肯在1965年就进行了太空出舱行走,华国第一次出舱要等到2008年的神舟七号,双方足足差了四十多年。

    现在国际空间站出现生死存亡的危机,居然需要华国人的航天器跑上去救援。

    恍惚之间时代变迁感浮现在很多观众的心头。

    “那个时候应该是手动对接吧?”林甲问。

    陈元光回答道:“半手动半自动,因为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