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2章 波音:什么,我? (1/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天旻,你打算去尝试一下最新的空天飞机吗?”周瑾问道。

    光甲航天作为商飞在空天客机上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在试飞环节中,光甲航天的员工显然有所优待。

    商飞有专门拿出试飞名额放给光甲航天的员工们,外部报名中奖概率可能是万分之一,在光甲航天内部这个概率大概是百分之一甚至更高。

    林天旻想了想,“我其实有点想去试试看,毕竟看通知邮件里写的还是挺诱人的。

    两个半小时绕地球一圈,在大气层边缘飞行,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体验太空失重的感觉。

    可要想报名,得特意抽出周末的半天去体检,这代价有点太高了,又不是一定能去,所以我还没想好。”

    空天飞机试飞,因为需要常温超导装置提供初始速度,所以空天飞机的试飞并不是说从a点到b点,而是从浦东国际机场起飞后绕地球一圈再回到浦东国际机场。

    “我打算这周末就去体检,怎么着也得报名试试看,这可是空天飞机啊,只要其他国家一天不突破常温超导技术,他们就一天没有办法研制出可以大规模商用的空天飞机。

    可以预见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长空都会是全球唯一一款在商业运营的空天客机,而它的试飞这样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我觉得花个半天去体检完全值得。”周瑾就没有林天旻那么犹豫,他甚至在微信公众号里都已经预约好了体检时间。

    周瑾接着说:“之前猎鹰和星舰发射成功后,网上不乏空天飞机研发没有研发意义的声音,说其他所有技术路径的航天设备应该丢进历史的垃圾桶里去。”

    林天旻解释道:“如果没有常温超导技术的话,这种言论也不无道理。

    毕竟如果考虑运载货物的话,星舰成熟后的发射费用能够低至200美元每千克,而空天飞机无论如何压缩成本,都没有办法低于1000美元。

    再加上星舰要消耗000吨推进剂,空天飞机如果不是一二级分离式的结构设计,那它的起飞重量得接近一万吨,才能达到同等水平的载货能力。

    因此如果不是常温超导技术的成熟,给空天客机提供足够的初始速度,空天客机确实不可能成为现实。”

    周瑾感慨道:“你说的没错,要是没有常温超导,单级入轨的空天飞机压根就不现实。

    之前在可回收火箭盛行的那几年,我那时候还在交大做博士后,当时我们不少同学都在讲,空天飞机是不切实际的技术路线。

    钱老之前写过一本书,叫《星际航行概论》不知道你看过没。”

    林天旻摇头:“没看过,我甚至连听都没听过。”

    周瑾说:“我也是在交大一门选修课里学过,后来无聊就找来看了看。

    这本书主要就是系统性地提到了航天发展会面临的种种细节性问题,而且制定了华国航天发展三步走的战略。

    第一步就是航天火箭,但火箭运行效率太低,整个火箭绝大部分都是液体燃料,浪费了很多运载能力,这属于航天起步阶段

    第二步就是现在主流的可重复利用的火箭来降低成本,我们就必须研制出能够重复利用的运载火箭,以降低航天的成本。这一步现在也实现了。

    第三步就是空天飞机了。这一步的技术难点在于飞机如何在具有实用性的前提下突破三大宇宙速度。

    钱老觉得要最大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