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如果支援他害怕如战事不利,会再有火神淀之变那样的事发生。
可如果不支援,战事吃紧,万一秦军得胜,他的处境会更加险恶。
帐篷外的风雨逐渐变小停息,直到东方既白,耶律贤也没有入睡,他起身叫人进来,批了裘衣,出营帐去看太阳升起。
道路泥泞,让他的裘服沾染泥点,水珠染湿险衣襟,他也没在意。
“大辽国已经到生死存亡的时候了.......”耶律贤喃喃自语。
身边跟随听候差遣的文官道:“陛下,自史从云出兵,就已经是生死存亡之时了,绝非此时才是。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何况是南征北讨,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所当者破,遂霸有天的秦王。
陛下应该全力以赴,才能应对此等存亡危机。”
耶律贤看了面前的官员一眼没有多说,辽国彷照汉人的科举设科考试,选拔不少官员,这些人大多知书明理,精通儒学。
直到太阳全升起来,驱散山间雾气,耶律贤才回到营帐中,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他决定抽调精锐主力前去支援北口的战斗,事到如今没有退路,与其患得患失,不如放手一搏,史从云绝不会轻易放过他的。
......
幽州城南,史皇帝轻抚宝剑,也做出了自己的抉择。
任由赵侍剑为他系紧剑带和甲胃,远处王审琦率诸兵将已经在大道一侧等候。
天子将率中军主力,北上支援,同时力争一举给辽军造成重创,打到北面王庭。
这并不是一拍脑袋想到的主意,是根据这些天来前线战况做出的判断。
前线的战斗出乎意料,五六万辽军,打了那么久硬是没有突破秦军棱堡防线,后方枕戈待旦的援军都没有上场的机会。
而且根据前线士兵从水路回报,他们给辽军造成很大伤亡,而自身损失微乎其微,只要有弹药补给就能继续打下去。
这时史皇帝才意识到,要么秦军太强,要么辽军拉了,无论哪一种都是大好机会。
五月初,他令檀州李处耘开始集结大军,自己也将在幽州附近的精锐集结起来,御驾北上汇合澶州。
是时候给伤亡众多,士气低迷的辽军迎头痛击了,再拖下去反而会对他们不利。
算着时间,向训大军也快对辽军主力完成战略包围了。
赵侍剑一直劝他不要北上,最后犟不过,只能说了一句,“早去早回。”
史从云答应了她,很快上马领兵消失在大道的另外一头,两侧句容严整,甲光如波涛磷磷的秦军中央禁军纷纷接二连三跟上,整齐的步伐连大道也跟着震动。
五月初七,天子御驾到达澶州,合兵一处,全军振奋,大小将校纷纷请战。
当天,前方传来消息,辽军暂时放弃了进攻莲花堡,正在北口以南集结大规模的骑兵部队。
秦军也开始集结备战,晚上则顺河给莲花堡运输补给,双反都有预感,大战就要来了。
.......
五月十四,耶律斜轸手持长矛,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