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可以省却部队先向西,后向东的长途劳顿,并且可充分利用便利的水运条件。”
史从云听完说:“你回去,让范公写个嘉奖书,褒奖张去华的奏疏,再给他赏赐玉带一条。”
“是。”官吏领命。
史从云明白道州通判的意思,就是往东线还是往西出兵的问题。
总体来说如今他们要出兵有两条路线,一条就是西面路线,就像当年秦始皇的秦军平岭南一样,走薄州到桂州一线,大致就是后世湖南永州市沿河山谷河谷直下桂林,道路比较平坦,而且可以水陆并进。
缺点就是西线下去距离广州更远,需要打下桂林再往南进军,而桂林如今有南汉国最大的水军营寨,有静江军镇,传言有十万水军。
另外一条则是走东面道州南下,攻取贺州,然后往南进军,这条路距离广州更近。
但水运条件不及西线,而且这样就意味着暂时先不管侧后方南汉庞大水军,有一定危险性。
东西线之争,还有两线出兵之争一直是朝堂讨论的焦点,不过史从云心里也有自己的判断。
.......
三月中旬,史从云在垂拱殿召集诸将,枢密院,政事堂的高官,不过这次他并不是找他们来商议的,而是直接宣布了自己的决策。
“经过你们的讨论,朕也思考很久,你们的很多想法都有道理,朕思考了你们的建议,集百家之之长,最终有了作战计划和安排。”当着众人的面史皇帝一开口,整个大殿立即安静下来。
大家都翘首以待看着上方,等候天子的决断。
史从云也不是心血来潮随便点将的,人选他都已经安排好了,还写好了笔记,放面前的桌上,便按照名单道:“朕以潘美为岭南都部署,总领这次伐岭南之事,赐予尚方宝剑,副将以下不用命者皆可斩。”
这个结果许多人早就猜到,因为天子早早召回潘美,时不时和他讨论南方的局势,加之之前潘美向来是天子心腹,稍有脑子的人都猜到这结果。
潘美身着戎装出列,旁边的宦官用檀香木盘托着一把装饰华丽的宝剑呈上,这剑看起来不像杀敌用的,更多是象征意义,潘美接过,随即单膝跪地:“臣遵命,定不辜负陛下厚望!”
史从云点头,接着安排,“以曹彬为副,窦仪为监军。”
两人立即出列受命,随后谢恩。
“郭廷谓,刘仁赡,司超,王环,孟玄喆,尹崇珂,党进,荆嗣,符昭愿各领军听用。”
念到名字的将领除了尹崇珂在郴州防止南汉进攻不在场,其余的都纷纷出列领命,之后他们还要去枢密院接兵符,接制书。
“以沈义伦为岭南转远使,征沿潭州,衡州,道州,郴州,永州等地厢军民夫,为大军保证供给。”
“老臣领命!”发须花白的沈义伦出列,他年纪不小了,史从云心里其实也有些不忍让他一个老头去奔波劳碌,奈何别人真放心不下,沈义伦是老人了,当年伐蜀,伐南汉,和辽军大战都是他做的转远工作,而且完成的十分出色。
史从云便起身亲自下去扶他起来,然后道:“沈公啊,你年纪大了,为国事操劳一生,朕本不仁心让你去奔波,奈何量草辎重,转远大事,不比三军统帅排兵布阵要简单,也同样重要,朕实在放心不下别人。”
史皇帝一番操作,老头感动得老眼含泪,“官家请放心,老臣就算豁出这条老命也不让大军后勤出半分差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