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代河山风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31、北进,继续北进!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及时往山里跑,至于家里的牲畜存粮和屋舍,很多时候贼军过境都会被劫掠烧毁,但人能没事就是万幸。

    这是国力弱的无奈,如果南方强大而一统,就可以像武帝之后那样,把战场推到草原去,要打去别人家里打。

    他翰林院的文人幕佐们常说汉朝无武帝之后穷兵黩武,他听在耳朵里全当放屁,或许如此,可面对强敌,汉人不管输赢,自家百姓总是不用遭受战祸的,可以安心耕种。

    唐末以来契丹人南下随随便便就能到达魏州一线,距离黄河不过三里,虽然晋朝、后汉等官书记载上总说击退契丹人,可所谓击退多数时候都是别人抢够自然就走了。

    真正围歼给契丹人造成大损失的战例很少,符彦卿等人打的阳城之战就是那样的少数战例。

    可不管输赢如何,河北沿途百姓都要尽数遭殃,几代人积累劳作的财富存余为他人所夺,因为战都是在他们的土地上打的!

    所以契丹人虽“屡战屡败”,却热情高涨的不断南下。

    高平之战之后依旧不断南下扰边,显得三年更甚,在他南下打淮南时,契丹人趁机派兵偷袭,在北地夺取了周国好几座城池。

    但那时他不敢两面开战,为专心于淮南战事,只得忍着。

    郭荣心中素来有有一大志愿,那就是夺回燕云十六州,将契丹人北拒国门之外,让河中、河东、河北百姓永不遭战祸,都能安稳度日。如昔日秦皇汉武那般,要打仗去北面,去别人家里打,将这数十年来契丹人所为如数倍奉还!

    郭荣心里明白史从云和王朴都是有大智慧,大谋略之人,他们都觉得自己太急,应该将南方和蜀地一统,再与契丹人决战。

    昔日秦皇灭六国,乃奋六世之余烈;汉武兵出漠北,也是有数代郡王,几十年之功的积累。

    这些道理他心里明白,诸将反对他心里亦是清楚,可自己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他曾对王朴说过,“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

    他原本希望用三十年去完成自己的大业,那样不会匆忙,也不会仓促。

    可如今他登基方才六年,十年尚且不足,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每天吃的饭也很少,他心里有数,自己只怕没有三十年.......

    所以他立即改变部署,强撑着病体也要渡河,派出最能打的史从云,希望赶快收回幽州。

    郭荣站在大帐口,手心脚底有些发凉。

    他心底其实非常害怕,尚且在世的长子宗训还年幼,今年只有七岁。

    如果他撒手人寰,幼主无法主持大局,朝廷内外大乱,到时北方又没有幽州为屏障,辽国得知消息趁乱大举南下怎么办?

    这并非没有教训,十三年前契丹人才南下渡河占领过大梁,要不是他们的皇帝不适应南方天气病死在南面,那将是多大的祸事!

    而昭义军节度使,天雄军节度使,河中节度使,凤翔节度使等几个边关要地手握重兵的节度使一旦他撒手人寰还会继续听候朝廷吩咐吗?

    特别是李筠那样的人,他在时尚且蹬鼻子上脸,如果年幼的宗训继位,他还会俯首听话么......

    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他不得不考虑,不得不去想。

    思来想去只想到一招,那就是不管什么代价,立即攻下幽州,然后派一员有能力的心腹大将镇守幽州,让辽人不得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