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代河山风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25、不动如山史从云(二)五千字 (3/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nbsp; ........

    史从云紧紧盯着前方,一条横列东西的长线,心中反而平静许多,因为事情到这一步,已经没有多少余地和留给他应对变化的空间了。

    他能做的就是按照之前的布置好想法去执行。

    当看到南唐军以步兵为主,骑兵不多,没有留预备队,一次全部投入战场时他就有了想法。

    作为一名全战游戏玩家玩家,史从云记得一句耳熟能详的秘诀,“遇事不决打斜击”。

    因为兴趣,他还专门去研究过这种公元前昙花一现,随后又兴起于一战二战时期的战术。

    兴趣使然,史从云仔细研究过这种战术。

    原理是利用人的生理特点,右手持握武器,导致将领为发挥战斗力,多数时候右翼布置的都是精锐;

    其二则是人一多阵线过长,支援变得困难,中军和右翼都难快速支援左翼。

    于是将所有精锐集中一处,出其不意快速打垮对面右翼精锐就是这种战术的精髓。

    当自己的兵力无法与对面正面对抗时,这种战术就能最优解之一。

    不过其并非万能,在中国古战场上就几乎没有,这是因为这种战术有两个弱点。

    其一是预备队。

    中国自从春秋战国开始就有不少大军团作战的经验,很多将领都会留有预备队,以随时补充大军阵型薄弱地带。

    其二就是机动性。

    机动性是这种战术的死敌,如果遇上骑兵多的部队,大规模的骑兵可以快速增援补充到被针对打击的右翼,导致无法迅速击败对面精锐。

    所以这种战术,在中国古代鲜有记载,也几乎没人会用,因为面对有预备队,步骑混合的大军团,用这种战术等于送死。

    可偏偏今日见到对面南唐大军阵列时,瞬间就想到这种战术。

    因为对面南唐的布阵有些......迷惑!

    首先不知道对面主将是因为看不起他,还是因为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打大军团会战,数万人阵列,完全不留预备队!

    其次就是原本骑兵就少,还每个方阵都将骑兵布阵在前,步兵布置在后,前方布置拒马和利刃铁索,导致后方步兵无法第一时间往前迎敌,如果出现变化只能率先由前方骑兵应对。

    这就是史从云让老爹佯装攻击唐军左翼的原因,这样就能把南唐众多大阵最前沿的所有骑兵调出来击溃。

    他可不敢让老爹去直接冲南唐的军阵,处处超过二十列的军阵,即便周军的铁骑冲进去也只是死路一条。

    老爹能帮他的已经帮了,接下来就要全看他了。

    史从云深吸口气,看着远处漫山遍野,逐渐靠近的南唐军,对身边传令兵道:“左翼方阵,前进!”

    四处的传令兵带着四方旗,快速打出旗语,他们地处高地,就是为全军都能看到旗帜。

    左翼是最精锐的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邵季、王仲、董遵诲、罗彦超都安排在那。

    厚厚的大阵甚至达到恐怖的五十列排!

    从最左翼开始,周军八个方阵,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