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1978小农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85章 热点转移,十多名人画作集中装裱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sp; 这就出发了,一路竟然没被发现了,李栋没想到,开到稻田,收割机正在收割稻子。

    “袁老师。”

    “小李老板来了。”

    李栋对于自己称呼,早就无所谓,一个院士一个称呼,算了,咋称呼都行,不过一个代号罢了。

    “来看看。”

    “袁老师,这片稻子还好吧?”

    这里稻种只是一次跨越时空,这是从1980年那边带过来的。

    不会被看出点什么吧,李栋颇有些心虚问道。

    其他没有啥特殊的,口感上倒是不错。“这不是杂交稻?”

    “不是,说是老种子。”

    “这可不多见了。”

    实验田里还能见着,现在稻种都是新种子,跟着老种子最大区别就是,新的稻种一般留种都会出现一定退化,老种子是可以留种,只是本身产量就不高。

    早就淘汰了,试验田用力做实验会种植一些。

    袁老师兴趣更浓了,其他人倒是想要尝尝老种子种的稻子口感是不是好一些。“这样吧,晚上我弄一些。”烘干机磨坊里就有,搞点新米尝尝倒是问题不大。

    只是多少会影响一些口感,毕竟烘干和晾晒干的,差别还是有一点的,好在问题不大。

    “刚我看牌子,上面写着富硒米?”

    “是,这里土壤富含硒元素。”

    打牌子,再有一个毕竟是跨越时空种子,味道上肯定更好一些,再打个牌子,价格可以提高一些。李栋招呼一下装了半袋子稻子提着,这一路回到农庄。

    李栋怕游客认出几位院士,离着稍微远了一些,别说一路跟着李栋打招呼不少,可没几个认出袁老师他们,一个穿戴跟着农庄干活的老头没区别。

    再有一个戴着农庄同样发放的竹编帽子,这不仔细看,还真就当农庄员工了,这有点最危险的地方就是做安全地方意思,直到进入农庄,蹲守记者都没注意到。

    这些记者,不太灵光了,李栋嘀咕道,或许和几位院士提着篮子有些关系吧,这不回来路上摘了一些柿子,野果,几人院士一人提着一篮子。

    这些记者可能当着农庄员工,送柿子呢,回到农庄,李栋把稻子交给韩卫民送去磨坊烘干,脱壳。

    “咦?”

    余思琪和董雪几人走进农庄,有些意外只见着几位院士,正在接待室里喝茶,聊天,这啥情况,外边记者没冲进来了,现在记者素质这么高了嘛。

    “李老板,怎么回事?”

    李栋笑着刚刚发生的事情跟着大家说了一番。

    “还能这样啊?”

    “笑死我了,这些记者蹲了半天连正主都认不出来?”

    “谁知道,可能是没敢想吧。”

    李栋笑说道。“正好,你们过来,帮个忙。”

    “啥事?”

    “我订购一批货,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