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管理队伍的商榷函】
唐博川微微点头,标题的格式很规范,找不出问题。
接着看具体内容:
我司因业务发展需要,拟从贵校挑选7名应届毕业生充实管理队伍,愿与贵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愿双方今后能进一步地交流合作,增强我司管理能力的同时解决贵校学生就业问题。如蒙同意,有关内容可进一步商治。
联系人:xxx,联系电话:xxx
函达盼复。
某某旅游公司
2001年7月28日
看完李仕山的这份商洽函给他的一种错觉,如此规范的行文格式,老练的遣词用句更像是老文秘的手笔。
唐博川看完后除了吃惊还有些佩服。
他不得不承认这份商洽函写得质量非常高,就是一份标准的商洽函。
最难能可贵的是让他自行补充内容,可以说很完美,如果是自己来写也就这个水平了。
唐博川望向姚兴亮,看到他和组织部长交流结束,立马就把商榷函递了过去。
“书记,你看看,我觉得可以进行下面的考题。”
“哦?”
姚兴亮听出了唐博川话里的意思,接过来一看,同样称赞了一声“这字不错。”便认真地看了起来。
足足看了5分钟后姚兴亮才把这份商榷函递给了其他人传阅,他的脸上第一次浮现出了笑容。
“李仕山,你学过公文写作?”
“没有专门学过,以前恰好见过类似的商洽函,所以就记住了。”
“看来你记忆力不错。”。
李仕山在此处的回答使用了一个小技巧。
如果回答自己以前学过,太过平淡,展现不出自己任何的特点。
但是说自己以前看过,那就不同。
这样说一是说明自己的记忆力非常好,二是说明自己的悟性很高,只看一遍就会。
在工作中,“记忆力”和“悟性”这两个能力可是非常重要的。
姚兴亮对于李仕山的回答很满意,提点起来。
“这份商榷函除了最后的日期格式不对以外,可以说很不错。”
李仕山听得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公文写作标准在2010年后作过调整。
对日期的书写从以前的汉字如:“一月一日”改为了阿拉伯数字的“1月1日”。
现在是2001年,还是以前的老标准,李仕山习惯性地按照了新的标准写了。
“谢谢考官提醒,我受教了。”李仕山立马给出回应。
姚兴亮对于李仕山能虚心接受错误的反应很是满意,开口说道:“那就进行最后一题吧。”
“考生请听题。”依旧是右手边年轻的面试官提问。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