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首军中绿花,唱哭边境两万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67章 新作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nbsp;但随着《罗杰疑案》的横空出世,算是在国际上名声大噪。

    这点不服不行。

    这让那些没看过《罗杰疑案》的人充满了好奇。

    他们还特意去网上查了下。

    全是对这部小说的好评。

    大家也很有默契地没有公布凶手是谁。

    更多的则是惊呼:“凶手居然是他?”

    这就更撩拨那些没看过人的心扉了。

    于是,有更多的人点开了《罗杰疑案》。

    然后,看完后都不忘骂一句:“艹!”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他们被折服了。

    随后,这些人同样在网上开始了吹捧。

    有些新来的读者怕踩坑,直接在线上发问:“谁能透露下凶手是谁?”

    面对这样的提问,大多数的读者都表示:“别问,自己看,如果告诉你,阅读体验感直接下降一半!”

    但有的人,则公布了凶手就是“我”。

    很快,这样的评论就被删掉了。

    不仅仅是一两篇帖子遭遇如此待遇,但凡回复中稍微提及“谢波德”与“我”这两个字眼,便会遭到毫不留情的删除处理。

    这一做法,已然成为了众人默认的、不可动摇的潜规则。

    怎么说呢,这种行为固然能在最大程度上,保留最终谜底揭晓时的那份震撼与惊喜,多少还带点恶趣味。

    毕竟,在他们看来,就是:“我看完都艹了,你也必须艹!”

    但不得不说的是,正是这种严格的把控,才会让看过《罗杰疑案》的人,都印象深刻。

    也对许参的创作表示叹服。

    此时,华夏的读者与有荣焉。

    他们可比许参积极多了。

    许参没有对此说什么。

    但华夏的这些读者,表现得相当积极。

    “基操勿6皆坐!”

    “我们叁儿,也就一般般吧!充其量就是难逢敌手!”

    “无敌是多么的寂寞!”

    “欢迎挑战,我说的,没错,我代表的是许参的意思!”

    ……

    这些读者,玩命的宣传,只要谈到小说,都能把许参扯进来。

    譬如,有人兴奋地宣告:“嘿,我发现了一部绝妙小说,精彩绝伦,强烈推荐给大家!”

    而华夏的这些人,则会说:“有许参写得好吗?”

    开始大家还会争论一番。

    但到后来,他们都不吱声了。

    不过,你以为这些人就这么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