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坚定地望着前方。
行军途中,贾长生并未放松警惕。他派出了多支斥候小队,在大军前方和两侧进行侦察,确保行军安全,防止遭遇敌军的埋伏。同时,他还与谋士们不时商讨着进攻临江城的策略。
谋士徐庶说道:“主公,据我们所掌握的情报,临江城城墙高大坚固,且孙权派有重兵把守。我们不可贸然进攻,需先了解城内的详细情况,再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
贾长生点头说道:“元直所言极是。我们可先在临江城附近安营扎寨,然后派人乔装潜入城中,打探敌军的兵力部署、粮草储备以及城防弱点等信息。”
另一位谋士庞统也说道:“主公,临江城周边地形复杂,我们还需勘察地形,寻找有利的进攻路线。或许可以利用周边的山川河流,制定出出其不意的战术。”
贾长生说道:“士元此计甚好。你与徐庶一同负责此事,务必尽快摸清临江城的情况。”
于是,大军在距离临江城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徐庶和庞统立刻组织人手,展开了紧张的情报收集和地形勘察工作。贾长生则在营帐中,等待着他们的消息,同时密切关注着大军的各项事务,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着最后的准备。他深知,每一场战斗都是对自己和军队的考验,只有精心谋划,才能在这乱世中不断前行,实现自己的霸业。而临江城,将是他下一个要征服的目标,一场激烈的战斗正在悄然酝酿。
在贾长生亲自率军奔赴临江城的同时,他的其他几位得力手下也在各自的战场上大展身手,两个月内陆续拿下四座城池,为贾长生的势力扩张立下赫赫战功。
赵云领命攻打位于广陵城西南方向的安兴城。安兴城虽规模不大,但地势险要,是孙权防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赵云深知此次任务艰巨,抵达安兴城附近后,他并未急于进攻,而是先派出多支斥候小队,对安兴城的周边地形、敌军兵力部署以及日常巡逻规律进行了细致的侦查。
经过数日的侦查,赵云得知安兴城守军约有三千人,城防坚固,城门处设有厚重的铁门,且护城河宽阔。但赵云同时发现,安兴城的西南方有一处山坡,树木繁茂,敌军在此处的巡逻相对松懈。赵云心中顿时有了计策。
他挑选了一千名精锐步兵,趁着夜色,每人携带一捆茅草和攀爬工具,悄悄摸向安兴城的西南方。当接近山坡时,赵云一声令下,士兵们迅速攀上山坡,利用树木的掩护,悄然接近城墙。待到达城墙下,士兵们将茅草点燃,扔向城墙上的敌楼。一时间,火光冲天,喊杀声四起。
城楼上的守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吓了一跳,急忙组织防御。就在敌军注意力都集中在西南方时,赵云亲率五千骑兵,如雷霆般冲向安兴城的正门。骑兵们手持长刀,势不可挡。城门处的守军在慌乱中难以抵挡赵云骑兵的猛烈冲击,不多时,城门便被攻破。赵云率军冲入城中,与敌军展开巷战。经过一番激战,安兴城守军无力抵抗,纷纷投降,赵云顺利拿下安兴城。
与此同时,黄忠接到攻打明水城的任务。明水城紧邻一条大河,城内粮草充足,孙权对其极为重视,派了一员猛将陈武镇守,守军多达五千人。黄忠抵达明水城后,观察到敌军凭借河流之险,对水路防御极为严密,但对陆路的警惕性相对稍低。
黄忠心生一计,他先佯装在陆路发动几次小规模的进攻,吸引敌军的注意力。陈武见黄忠主攻陆路,便将大部分兵力调往陆路防守。而此时,黄忠却暗中挑选了两千名水性极佳的士兵,乘坐小船,趁着夜色,顺流而下,悄然接近明水城的水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