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城,并击退贾长生的四路大军。”
孙权怒视着众人,说道:“说!都给我说说有什么办法!”
鲁肃站出来,拱手说道:“主公,贾长生此番来势汹汹,且已占据临江城这个据点。依肃之见,我们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派人潜入临江城,联络城中对我们仍有忠心的势力,作为内应,待我们大军攻城时,里应外合,夺回临江城。另一方面,在其他防线加强防御,防止贾长生其他几路军队趁机突破。”
孙权冷哼一声,说道:“派人潜入?谈何容易!贾长生必定加强了临江城的戒备,稍有不慎,便是有去无回。还有其他办法吗?”
吕蒙抱拳说道:“主公,末将以为,我们可主动出击。挑选五万精锐大军,直逼临江城,以绝对的兵力优势,强行攻城。贾长生虽拿下临江城,但立足未稳,我们趁此机会,定能将其击败。”
孙权皱了皱眉头,说道:“五万大军……若是抽调过多兵力去攻打临江城,其他防线的防御必然减弱,若贾长生其他几路军队趁机进攻,该如何是好?”
这时,陆逊站出来说道:“主公,蒙将军所言主动出击可行,但我们可虚虚实实,迷惑贾长生。表面上只派五万大军攻打临江城,实则暗中在其他防线埋伏精锐。若贾长生调其他几路军队增援临江城,我们的伏兵便可趁机出击,断其退路,将其一举歼灭。”
孙权听后,微微点头,似乎对这个计策有些心动。
然而,周瑜却说道:“主公,此计虽妙,但风险也不小。若贾长生识破我们的计谋,不轻易调动其他军队,我们的伏兵便无用武之地,且五万大军攻打临江城,若久攻不下,士气必将受挫。”
孙权有些烦躁地说道:“那到底该如何是好?难道就任由贾长生在我东吴的土地上肆意妄为?”
此时,一名谋士站出来,小心翼翼地说道:“主公,要不您御驾亲征?您亲临战场,必定能极大地鼓舞我军士气,将士们定会奋勇杀敌,一举击败贾长生。”
孙权脸色一变,果断拒绝道:“不行!我身为东吴之主,若轻易离开建业,万一后方出现变故,该如何是好?况且,御驾亲征并非儿戏,我不能拿东吴的根基冒险。”
众人见孙权态度坚决,也不再提御驾亲征之事。
孙权沉思良久,说道:“就依吕蒙所言,派五万大军攻打临江城。周瑜,你身为大都督,此次攻城之战,由你全权指挥。务必小心谨慎,不可轻敌。我给你五万精锐,你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夺回临江城,击退贾长生。”
周瑜领命道:“主公放心,瑜定不辱使命。此次必让贾长生为他的鲁莽付出代价。”
孙权又说道:“鲁肃,你负责协调各方资源,确保前线粮草、兵器等物资供应充足。吕蒙、陆逊,你们协助周瑜,做好攻城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密切关注贾长生其他几路军队的动向,不可有丝毫懈怠。”
众人齐声应道:“谨遵主公之令!”
孙权看着众人,严肃地说道:“此次战事关乎东吴存亡,诸位务必全力以赴。若不能击退贾长生,夺回临江城,我等皆无颜面面对东吴的百姓和祖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