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面对如此铺天盖地的谴责,就连伯纳德勋爵自己也渐渐开始怀疑起自己的判断,在这如潮水般的指责面前,他竟难以找到有力的言辞进行反驳。即便开口,那声音也显得空洞而无力,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底气。
没过多久,众人察觉到了伯纳德勋爵的不情愿,又以他缺乏经验为借口,贝克菲尔德勋爵取代了他军队指挥官的位置,至此,伯纳德勋爵的声音被彻底压制,再无发声的机会。
在这位新指挥官的带领下,军队依旧盲目而不明智地继续向前推进。
随着两支军队逐渐靠近,身处后方的亚历山大也很快注意到了正在逼近的侯爵部队。当他看清对方的模样后,不禁脱口惊呼:“人数当真不多!而且他们竟都身着绿色服饰!”
敌军人数稀少(仅有一万五千人),且未着希特人那标志性的黑色制服,这一情形有力地印证了亚历山大心中的推测——“前方必定有一场伏击正等着我”。
于是,他神色凝重地转向莱姆斯,简洁而果断地命令道:“带领我们麾下的一千骑兵,顺着河流向南行进约莫五公里,直至消失在敌军的视野之外。而后,寻觅一处合适的地点渡河,再折返回来,届时便能绕到敌方的后方。接下来该如何行动,你应该心中有数吧?”
亚历山大深知,希特人诡计多端,他绝不能选择被动等待,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因此,他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眼前这看似是诱饵的敌军身上,决心趁着希特人尚未有所行动之前,先将其一举摧毁。毕竟,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最好的防守,便是主动进攻。
“如钳子般夹击他们!”莱姆斯兴奋不已,对这一命令欣然领命。他即刻率领骑兵,迅速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之中。骑兵们行军时扬起的漫天尘土,恰到好处地帮助他们隐匿了行踪。
由于骑兵需要绕上许多弯路,而其余大军则一路畅行无阻,很快便抵达了目的地——河岸,一路上并未遭遇任何意外状况。
紧接着,大军来到了这片相对狭窄的水域前,很快便发现了他们的“猎物”——原来侯爵的军队也恰好抵达了对岸。
然而,新的难题却摆在了眼前:究竟该如何在敌人的注视下渡河呢?
“我们要趟水过去吗?”有人望着眼前的水面,低声喃喃自语。
事实上,若不是对面有一群满怀敌意的人虎视眈眈,这样的水域深度与流速,趟水过河倒也并非不可行……但此刻,无论哪一方率先迈出脚步,都会瞬间被对方的弓箭手与标枪手无情地撕成碎片。
双方原本都笃定自己能够在对方赶到之前顺利完成渡河,可他们又怎能精准地掌控对方的行军速度呢?
就这样,两支军队极为巧合地几乎同时出现在了同一地点,从而陷入了这般尴尬的僵持局面。
于是,双方就这般僵持着,站在原地许久,却始终找不到其他可行的渡河办法。
“现在该如何是好啊!难道要往后退一点,让对方先过去?”许多人心中不禁泛起这样难以置信的念头。
终于,亚历山大当机立断,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僵局。他转身面向预备队的几千名士兵,大声命令道:“立刻砍伐河岸边的树木,用以搭建桥梁!我们已然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
与那些似乎乐于慢条斯理行动的侯爵们不同,亚历山大心中充满了担忧。他深知,如果在此处耽搁太久,待莱姆斯抵达预定位置时,极有可能发现侯爵的军队正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
而倘若没有亚历山大在前线牵制住敌军,莱姆斯发起的侧翼攻击便极有可能毫无成效,因为侯爵们完全可以舍弃后方,让前线部队掉头,进而一举摧毁莱姆斯的部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